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光明乳業一月兩上抽檢黑榜 專家稱損害品牌形象
時間:2016-05-25 11:32:07  來源:法治周末  作者:代秀輝 

  “光明乳業正在逐漸掉出乳業第一梯隊,產品多次被食藥監部門點名,對陷入發展瓶頸期的光明乳業無疑是雪上加霜,兩次事件損害了光明乳業的品牌形象”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

  5月,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明乳業)在食藥監部門的抽檢表現中似乎很不如意。

  截至5月20日,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湖北食藥監局)陸續發布了涉及統一食品、光明乳業、蒙牛等11家企業關于復原乳標簽標識檢查情況的通報。

  其中,光明乳業武漢公司因為生產的160克紅棗發酵乳復原乳產品被發現標注不醒目而被湖北食藥監局“點名”責令整改。

  此外,與光明乳業一起被點名整改的還有揚子江乳業(原因為投料記錄不完善)、襄陽麗波乳業有限公司(原因為未在產品名稱緊鄰部位標明復原乳含量)。

  所謂復原乳指的是將新鮮牛奶經過高溫殺菌干燥制成奶粉后,再兌入一定比例的水或者牛奶還原成液態奶的乳制品。

  “這樣的產品先后需要經過兩次高溫殺菌,對奶的營養成分損害很大。”乳業專家王丁棉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國家明文規定,如果出售的產品為復原乳,企業應該在產品上明確進行標注。”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對法治周末記者說,“盡管復原乳是安全的,但是其營養價值與普通牛奶、奶粉存在很大差異,企業這種模糊處理的態度,有以次充好之嫌,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國家應進一步加強對復原乳產品的監管。”

  一個月兩次被監管部門“點名”

  然而,對于湖北食藥監局的“點名”,5月19日光明乳業公共事業部負責人殷江玲在對法治周末記者的回應中表達了不同的觀點。

  “我們的標識是按照國家的要求進行的,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在殷江玲看來,湖北食藥總局判斷醒目或不醒目的標準實在是太模糊,沒有一個太清晰的定義。

  殷江玲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光明乳業接到湖北食藥監局的消息以后,在第一時間去檢查了所有相關的文件資料以及涉及到的產品。

  “現在,我們確認我們的產品符合國家的標準和規定,這包括明顯在該標注的地方進行標注以及字體的大小等,沒有他們(指湖北食藥監局)說的那種違規的狀態。”殷江玲說,湖北公司的總經理正在與湖北食藥監局溝通這件事情。

  事實上,復原乳事件也并非光明乳業進入5月以來第一次被監管部門“點名”。

  5月11日,在國家食藥監局發布的關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的通告中,光明乳業亦位列其中,涉事產品則是光明乳業(涇陽)有限公司生產的原味風味酸牛奶。

  國家食藥監局稱,在陜西永輝超市有限公司西安南關正街分公司銷售的標稱光明乳業(涇陽)有限公司生產的原味風味酸牛奶大腸菌群多次檢測結果分別為43CFU/g、32CFU/g、13CFU/g、3CFU/g。

  “食藥總局公告的只是永輝超市抽到的產品存在問題。我們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自查,把涉及到的批次產品也拿去進行了復檢,檢測結果全部合格,隨后我們送檢其他批次的產品,檢測結果也全部合格。”對于原味風味酸牛奶產品安全事件,殷江玲解釋,“這不是一個批次產品出現了問題,而是送到永輝超市過程中或在永輝超市保存過程中,冷鏈的過程出現了問題”。

  “低溫產品從生產到運輸物流再到超市都需要全程進行低溫保存。像低溫酸奶這種產品如果在運輸過程中或在超市銷售保存過程中脫離冷鏈,就有變質的可能。”從事超市生意有酸奶銷售產品的劉軍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殷江玲表示,光明乳業未來將加強內部及外部物流、超市的整體供應鏈管控,確保不再發生類似問題。

  或損害品牌形象

  “品牌效應受到影響,市場份額會有所波動。”對于兩次事件對光明乳業帶來的影響,中研普華研究員池建雄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實際上,光明乳業在2015年就已面臨業績壓力。

  光明乳業發布的2015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光明乳業營業收入約193.7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6.18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為3.4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39.74%。

  然而,同為乳業三巨頭的伊利、蒙牛2015年的業績表現卻不同于光明乳業。

  公開資料顯示,伊利2015年營業收入598億元,同比增長10.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6億元,同比增長11.76 %。此外,蒙牛在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490億元,同比微降2%;凈利潤為23.67億元,同比微升0.7%。

  這意味著,從營收體量來看,伊利已經約是光明乳業的3倍,蒙牛約是光明乳業的2.5倍。

  “光明乳業正在逐漸掉出乳業第一梯隊,產品多次被食藥監部門點名,對陷入發展瓶頸期的光明乳業無疑是雪上加霜,兩次事件損害了光明乳業的品牌形象,尤其是質量安全事件。”梁銘宣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在多位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看來,光明乳業應加強自身生產管理。

  “企業首先應該樹立法制意識,食品的生產應該嚴格按照相關管理條例進行,禁止不合規的生產;更新生產設備,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產品生產,降低產品的不合格率。”在池建雄看來,光明乳業應該從兩方面來加強企業的生產管理。

  “光明乳業必須從奶源、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著手管理自身產品自量,提高員工自我管控意識,從而達到自我革新的目的。”梁銘宣則說。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