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二噁英是一種三環芳香族有機化合物,共有210種同類物。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二噁英是一組對環境具有持久性污染力的化學物質,同時是一類劇毒物質,可導致生殖和發育問題,損害免疫系統,干擾激素,還可以導致癌癥。
日前,城市化委員會城鄉市容環衛專委會專家顧問、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聶永豐表示,對二噁英排放貢獻最大的并不是垃圾焚燒行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履約〈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國家行動計劃》,2004年,鋼鐵和其他金屬生產二噁英量的貢獻最大,占45.6%,其次是發電和供熱、廢棄物的焚燒,這三類污染源貢獻量合計占到了總排放的81%。而生活垃圾焚燒的二噁英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0.03%,屬于優先控制的重點行業。
隨著上述新標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垃圾焚燒企業運用成熟的二噁英控排技術減少排放。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現有技術已具備廢物焚燒低排放控制能力。聶永豐稱:“新建項目2014年7月1日起執行新標,現有項目今年起執行新標。而國內最近十年的焚燒廠,特別是大型焚燒廠,都是按照0.1ng TEQ/m3的標準來建設運營的。”
據參與過新標制定的聶永豐介紹,一年至少一次的檢測頻次,是因為二噁英檢測困難。“其他國家也是這樣。二噁英是痕量級,檢測麻煩,需要很長時間。”聶永豐稱,雖然新標僅要求企業、環保主管部門每年至少檢測一次,但有些企業會每年測兩次,環保部門還會每季度都檢測一次,而且檢測復雜且成本高昂。我國環保部門檢測當天只要不告訴企業,做到隨機監測,使用科學的測量方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