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路怒哥”的妻子通過媒體向公眾道歉:“我是東莞司機撞車事件當事人的妻子,我老公深感后悔,我代表他向全社會,尤其向中山市民做出真誠的道歉:我們錯了,對不起”。據悉,“路怒哥”趙某某在東莞經營一家小型工廠,工廠很多客戶在得知消息后提前要求結算,工廠運營基本陷入癱瘓。
“路怒哥”被刑拘,在本質上是法律伸展的應有之義。然而,“路怒哥”所受到的懲罰遠不止于此,公眾的口誅筆伐,工廠客戶的不合作,讓“路怒哥”一家既遭遇了物質損失,也承受了精神上的痛苦。
當違規成本提高,一些“路怒族”或者會少一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任性。作為“弱者的武器”,“路怒哥”妻子試圖通過自我矮化、自我鞭笞的“苦情牌”來求得輿論的諒解與同情,也是人之常情。但這樣慘痛的教訓不只是之于“路怒哥”,對其他人來說也是一種警醒——在網絡時代,許多任性的行為,都有可能被放大,從而引發連鎖效應。
在許多司機的身上,都或多會少地存在“路怒族”的影子;倘若不能進行有效的疏導和排解,難免有成為下一個“路怒哥”的可能。就此而言,“路怒哥”并不是與自己無關的街談巷議,而是我們都應引以為鑒的壞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