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5年后,“90后”和“副縣長”兩張標簽,讓26歲的北京人方祎銘成為焦點人物。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尉犁縣政府官網上顯示,該縣9名縣政府領導中,排位最后的副縣長方祎銘,年僅26歲。
90后的身份,副處級的職位,使方祎銘一度備受爭議。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其回應稱,自己并非“二代”,也無公務員編制,在尉犁縣系“掛職”而非“任職”,工資仍由原工作單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放,不占用當地財政資源。
事件
26歲“副縣長”引爭議
近日,一份新疆“尉犁縣副縣長”的個人簡歷截圖在網絡流傳。截圖顯示,該縣副縣長方祎銘,生于1990年4月,北京人,2011年7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
其主要工作職責為“協助王波(尉犁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同志分管城市經濟、招商引資和法制工作,側重紡織、針織、服裝產業的招商工作。分管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招商局、工業園區管委會、法制辦?!?/p>
在尉犁縣政府官網“政府領導”欄目,新京報記者發現了截圖中所示的方祎銘個人簡歷,并配有證件照。
“90后副縣長”一出,隨即讓方祎銘陷于爭議。有網友質疑,與所擔任職務相較,方祎銘顯得過于年輕,而按照21歲參加工作來計算,其不大可能是簡歷中所稱“研究生學歷”。
尉犁又名“羅布淖爾”,因毗鄰羅布泊而得名,位于新疆中部,總人口11.72萬人,以盛產棉花著名,并擁有多種礦產儲備。
回應
不具體負責行政工作
26歲,5年工作經歷,方祎銘如何能夠擔任副縣長職務?新京報記者檢索發現,曾有署名“方祎銘”的作者,曾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官網上發表過有關新疆政治經濟發展的文章。在一篇名為《“一帶一路”和新疆》的長文中,作者單位標注為“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產業轉移工作辦公室”(簡稱中紡聯)。
昨日上午,上述單位一名工作人員確認,方祎銘系該單位職工,人事關系隸屬于中紡聯下屬機構“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并曾擔任中紡聯產業轉移辦公室下屬綜合部副主任,但沒有行政級別。
昨日,方祎銘表示,自己2011年從北京交通大學人力資源專業畢業后,即進入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工作,系事業單位編制。他介紹,自己是經中紡聯挑選,赴新疆掛職的3名工作人員之一,主要工作為收集、摸清紡織產業情況,并整理向上級部門匯報。
“除了調研就是協助當地招商引資,掛職期一年?!狈降t銘解釋,自己并非公務員編制,也非網傳“二代”,來尉犁縣系掛職而非任職,并不具體負責當地的行政工作。
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方祎銘稱,自己正在讀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專業在職研究生,但還未獲取畢業證。
■ 對話
“普通家庭出身不是‘二代’”
昨日上午,方祎銘的手機沒有停止過震動。為了不漏接電話,他一邊充電,一邊盯著來電顯示。這名身處輿論漩渦中的“90后副縣長”表示,自己普通家庭出身,掛職副縣長一年,工資仍由原單位中紡聯發放。
新京報:什么時候擔任副縣長職務的?
方祎銘:今年8月份,我從中紡聯的工作崗位來到尉犁縣掛職,擔任副縣長職務,任期一年。也就是說,到明年8月份我還要回到本職單位去工作。
新京報:在尉犁縣分管具體事務嗎?
方祎銘:我來尉犁縣的主要工作,是溝通行業協會和地方,把縣里的需求,基層紡織行業的信息匯總反饋,交由上級部門決策。另外,也協助縣領導做一些招商引資的工作,但沒有具體的分管事務。
新京報:現在是不是由尉犁縣財政供養?
方祎銘:在尉犁縣期間,我享受副縣長的待遇,但是不占用當地的行政編制,工資收入也不從尉犁縣財政走,仍然是我的本職單位中紡聯發工資。
新京報:之前來過新疆工作嗎?
方祎銘:我在北京長大,籍貫浙江,之前因工作原因來過新疆很多次。因為新疆是產棉區,我2011年從北京交通大學畢業后,就一直在中紡聯工作。但是長時間在新疆工作,還是第一次。
新京報:為什么會選擇尉犁縣作為掛職點?
方祎銘:實際上,同一批由中紡聯派出的,共有3名工作人員,另外兩個都在區委辦等單位掛職,我是唯一在基層的。尉犁縣是產棉大縣,有一百多萬畝棉田,年產棉花超過15萬噸,所以中紡聯將這里作為掛職點。
新京報:網上有不少人說你是“二代”?
方祎銘:我不是二代,普通家庭吧!從我爺爺那一輩起就從事紡織行業,所以一直算有感情。而且因為中紡聯性質上屬于社會團體,企業管理協會又是下屬的民間協會,所以就算是副主任,也是沒有行政級別的。
■ 追問
1 干部掛職與任職有何區別?
掛職是培養鍛煉的臨時性行為;任職需經組織審批
按方祎銘的說法,其在尉犁縣系“掛職”,無公務員編制,且不由地方財政供養。那么,在實際工作中,所謂的“掛職”與“任職”有何區別?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所謂“掛職”,是在不改變干部行政關系的前提下,委以具體的職務到其他地方,培養鍛煉的一種臨時性任職行為。通常來說,一個干部因工作調動而去其他單位“任職”,需要經過組織審批,其人事關系和黨組織關系以及人員檔案均要一并轉移,而“掛職”則不需要這些。
此外,與“調研”相比,“掛職”干部有具體的職務,并且有明確的掛職期限,為組織上考查干部提供依據。
2 哪些人可以參與“掛職”?
事業單位等屬于公有制體系的黨員干部均有資格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介紹,中紡聯前身系紡織工業部,后改為國家紡織局,曾為正部級單位。改組為社會團體后,組織原有的行政級別并未保留,并且不占用公務員編制。而方祎銘曾向新京報記者確認,自己系事業編制,并非公務員。
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是否可通過掛職,擔任政府部門職務?汪玉凱介紹,作為培養干部的一種臨時性手段,接受“掛職”的干部并非一定要求來自公務員序列,事業單位、國企、社會團體等單位工作人員,均有資格?!昂芏啻髮W的院長,教授都會被派往縣市掛職,他們顯然也是不屬于公務員系統的。”
汪玉凱說,“掛職”側重于對干部行政能力的培養,由于不占用掛職地的資源,因此掛職干部的來源也比較廣泛?!皩儆诠兄企w系的黨員干部,都有掛職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