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紅”縣委書記陳行甲辭官:厭惡了戴著面具做人
時間:2016-12-06 07:29:57  來源:新京報  作者:安鐘汝 

692efff02440c8a70aa5b051696bc846.jpg

陳行甲(資料圖)

    10月24日,北京。巴東縣委書記陳行甲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12月2日,他在朋友圈發出告別信,宣布離任巴東縣委書記。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12月2日中午,陳行甲在微信朋友圈發出一篇《再見,我的巴東》告別信,宣布離任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縣委書記。

    在這篇2000字的告別信中,他寫道,“我在巴東的十多萬窮親戚們,雖然不為你們直接服務了,我還會牽掛你們,還會盡力為你們做一些事情。”

    從2011年10月到2016年11月,陳行甲在巴東縣縣委書記位子上干了5年。這些年,他屢上頭條,從高調反腐到親自演唱錄制MV,再到3000米高空跳傘,宣傳巴東旅游,一系列不同尋常的言行,讓陳行甲成為巴東甚至湖北的官場“明星”。

    但這也給他帶來了諸多爭議,有人贊譽他“開明”,也有人指責其“作秀”,博取政治資本。

    帶著爭議離開,陳行甲說,“我厭煩了戴著面具做人、做官。”

    他說,在巴東工作這幾年,自己已拼盡全力,“不敢說自己不負蒼山,但敢說自己不負本心,敢說自己是個不收錢的縣委書記。”

    對于未來,陳行甲表示,“以后會致力于農村公益。”

“我這點底子,當這么大的官,太夠了”

    一向高調的陳行甲選擇了低調的離別方式。

    巴東縣政府一名工作人員說,“沒有送別會,沒有送別宴,他甚至沒有公開表露過什么時候離開。”

    陳行甲說,“不想留給別人太多臆測的空間,我離開,是我個人的想法,與組織、他人無關。”

    今年9月,陳行甲正式向湖北省委提出辭職。

    而去年中央在《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提出,貧困縣的脫貧攻堅,縣委書記、縣長是第一責任人,要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脫貧攻堅期內,貧困縣縣級領導班子要保持穩定,對表現優秀、符合條件的可以就地提級。

    貧困縣縣委書記,不脫貧,不離職。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巴東縣委書記陳行甲的辭職并未被立即批準,省委有關部門找他談了三次話,挽留他。

    最終,陳行甲稱自己“犯上了嚴重的焦慮癥”,并拿出了病歷,他的辭職被批準。

    陳行甲離職的想法醞釀已久。早在去年,他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我能當個縣委書記已是祖墳冒青煙,官當到多大算是大?以我這點底子,能當這么大的官,太夠了。”

    今年3月7日,在巴東某中學演講時,陳行甲也提到,“人生分為上下半場,我今年45歲,剛好是上半場結束下半場開始的時候。”

    三個月前,陳行甲的去留已成為巴東人的熱門話題。當時,巴東縣委面臨換屆,陳行甲可能調離的傳言不脛而走。巴東的百姓開始在網上發文送別。

    但也有人不相信傳聞,恩施州政府一名干部當時認為,“他的仕途是有想象空間的,不會輕易離開。”

    去年中組部表彰了102名優秀縣委書記,陳行甲名列其中。據媒體盤點,二十年前的第一批100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中,已有兩個正省級干部,十四個副省級干部,四十三個正廳級干部。陳行甲這第二批全國優秀縣委書記中,只有14個七零后。陳行甲1971年生于湖北興山縣,21歲從湖北大學畢業,31歲以興山縣副鎮長之職考上清華,脫產讀碩士。陳行甲具有年齡和學業背景優勢。

    但12月2日中午,陳行甲以一封告別信的方式跟官場正式告別。

    在信中,他感謝了很多人,還特意感謝了巴東的網友。他說,在論壇他也有ID,這幾年一直和網友交流,偶爾發言參加討論,他提了幾個網友的名字:“石頭”、“蟲子”、“小只只”,“你們一直堅持從批評角度發聲,對我的工作是很好的幫助。”

“我要學董明珠,自己做代言人”

    2004年,清華畢業后,陳行甲回到興山縣任職。2006年,他進入宜昌市發改委,而后擔任宜昌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經濟開發區工委副書記等職。2011年10月調任巴東縣委書記之前,陳行甲任宜都(隸屬宜昌)市委副書記、市長。

    從全國百強縣到國家級貧困縣,剛40歲的陳行甲屬于“空降”,上級看重他治理富裕縣的經驗。宜都是湖北省發展最快的縣市之一,從2006到2010年,宜都在全省縣域經濟綜合排名中穩居前兩名。巴東地處鄂西,是三峽庫區的重點移民縣,更是后三峽時代的限制開發區,總人口約50萬,貧困人口有17萬,可謂集“老、少、邊、窮、庫”于一身。

    陳行甲在告別信中回憶,接到省委組織部通知要來巴東工作時,“‘巴東’兩個字遙遠而模糊,我只能通過網絡來了解我的新家。至今仍記得在百度上鍵入‘巴東’之后,最初給我的震撼。在悠久的歷史和美麗的風光背后,鄧玉嬌、冉建新這些個名字,把‘巴東’兩個字牢牢地鏈接在大量網絡負面信息中,夾雜著怨氣、戾氣,洶涌撲面而來。”

    初到巴東,他發現巴東全都是大山區,縣城也在山坡上,“哪能找到地兒辦工業呀,根本不可能。全縣農田平均坡度28度,發展農業也沒有好的地,發展空間不大。”

    他看到發展旅游的機會。他說,巴東太窮了,廣告費出不起,他要學格力的董明珠,不請明星,自己做代言人。他引用網友的話說,“他們說我和汪峰搶了幾次頭條呢。”

    最近一次上頭條是6月21日,為了推廣宣傳翼裝飛行世界杯巴東分賽,陳行甲手持巴東旅游的宣傳旗幟,從三千米高空跳傘。第二天,陳行甲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秀出了跳傘感受: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飛翔。

    這次跳傘,引來了媒體和網友圍觀。當地電視臺的視頻一天瀏覽量就超過20萬,新華社還專門為他做了一個后期采訪視頻,央視的《朝聞天下》也報道了他這一跳。

    為了宣傳巴東旅游,陳行甲曾多次出鏡。2015年,他發布MV《美麗的神農溪》,網絡點擊73.5萬次、社交網絡轉發超12萬次。今年4月26日,他推出自己演唱的第二首歌曲《巴東之戀》。

    陳行甲也會因上頭條被要求寫檢討。高空跳傘后,恩施州的一位領導找他談話,嚴肅地給他提了幾點意見:你說你向董明珠學習,董明珠是誰?她是老板,你是老板嗎?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之前唱歌,這次干脆玩起了跳傘,你還有沒有黨性原則?你還有沒有規矩意識?

“甲粉”與“情感賄賂”

    陳行甲是個手機控,時刻關注著網友反饋。他培養出了自稱“甲粉”的粉絲群。他似乎很滿意自己成為網紅,在乎自己的每一條朋友圈,有多少人評論,多少人點贊。

    10月9日,他去野三關千年老街考察,當地的百姓把他喝摔碗酒的樣子拍下來傳給他,他樂不可支,馬上把那幾張照片發了一條朋友圈,二十分鐘過后,朋友圈贊下面出現一個省略號,他認真地解釋,“這代表點贊和留言超過一百了,哎呀,才二十分鐘不到吧。”

    朋友圈的“贊”太多,導致他被人舉報接受“情感賄賂”。今年7月,一份舉報材料送到恩施州,舉報材料上說陳行甲,“自我竭力炒作,撈取政治資本,思想意識差。”“提拔干部憑‘情感賄賂’,微信互動點贊的人隨意提拔。”

    恩施州紀委書面函詢陳行甲,要求陳行甲就群眾舉報的事項做出書面說明。陳行甲承認:“炒作屬實,撈取政治資本是否屬實,我無法自證,我只能用將來的行動證明其不屬實。”

    “我習慣用微信辦公和交流,朋友圈有近5000名好友,巴東普通百姓隨意申請加我,我都會加。他們反映的問題,我都會隨時轉給相關部門負責人,朋友圈也有很多督促干部落實工作的內容。我發到朋友圈的東西,每一條點贊和留言都很多,最多的突破了400個,‘精神受賄’屬實。但隨意提拔不屬實,我的微信朋友圈痕跡都在,可接受組織審查。”

    鄉鎮干部秋林(化名)說,“你每天看到縣委書記朋友圈指示你落實這工作那工作,那代表他的眼睛整天盯著你。認為書記開明的會點贊,覺得煩的,可能就去送舉報信了。”

    去年年底,一領導曾單獨當面提醒他,“你以為你陳行甲很聰明嗎,你覺得我沒你聰明嗎?你以為就你陳行甲讀書多嗎?你以為你那點心思我看不出來?”

    陳行甲說,“很明顯,他按照他的邏輯,認為我是想撈取政治資本,好升官。”

    對于這樣的說法,一些“甲粉”會進行回擊。

    李春林是一名“甲粉”。他是一個養雞專業戶,今年他的雞場因為避讓一處地質災害易發區被責令搬遷。當時,他還沒選好新址,將損失兩百多萬元。他在微信上給陳行甲留言,希望見陳行甲一面。

    陳行甲見了他,跟鄉里打了招呼,解決了養雞場新址的問題。他說,他不認為陳行甲是作秀,“有鏡頭的時候他作秀,沒有鏡頭的時候他還作秀嗎?”

“憤怒的縣委書記”

    2015年3月,陳行甲在縣紀委全會上發表講話,后《人民日報》微信公號轉發,標題為《一位縣委書記的憤怒》,兩個小時就過了十萬加,引發傳播爆點。

    講話中,他羅列巴東不正之風,直接對一些部門點名批評,“我要正告各種項目主要的業主單位:水利局、交通局、水保局、林業局、農業局、環保局、住建局、國土局、移民局、發改局、財政局、扶貧辦、教育局、招投標中心……還有十二個鄉鎮,你們這些局長、主任和書記、鎮長,不要再在工程項目上想任何心思、做任何文章。在我們這樣貧困的縣,領導插手工程項目撈好處,就是在搜刮可憐群眾的福利,用農村話說,是在‘摁著叫花子撥眼屎’,怎么狠得下心?怎么下得去手啊?你必須明白,你的權力是公家的,你的位置是組織任命的,組織可以任你,也可以隨時免你!”

    陳行甲說:“提到一些腐敗現象時,我就是一個憤青,一個噴子,確實有些口無遮攔,得罪了不少人。” 他的鐵腕反腐也為外界所知。

    最出名的是2014年,他與調查對象隔空喊話。調查對象傳話給陳行甲,“其實你住的地方我們知道,不要把這事鬧得全縣人民都知道吧……既然陳行甲想搞死我們,我們也要搞死他,搞不死他也要搞臭他。”陳行甲大會上公開回復,“我不在乎,我和這幫人拼了。”“這一次,雖千萬人,吾往矣!”

    陳行甲主政巴東期間,抓了87名干部和老板,其中局長9個,并牽出四個縣級干部。

    陳行甲曾在一次全縣干部大會上講自己不收錢,也不準別的干部收錢,“如果我不收錢,縣長也不收錢,你給別人送有什么用啊?”哪怕話講到這個地步,年底還是有干部試圖送錢給他,而且是他認為還不錯的干部。“大風起于青萍之末,極端惡性事故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這個‘末’,就是干部作風,和干部作風帶出來的社會生態。”

    秋林說,現在身邊的干部沒人上班時間溜號,沒人中午喝酒,沒人敢隨便耍威風,“剛開始覺得是一種限制,后來由規定成為習慣,感覺整個人正常了。”

    陳行甲覺得,愿意和老百姓接觸,“是迫切的工作需要。”

    “剛來巴東半年的時候,巴東曾連續發生了八件非正常死亡事件,喝藥的、割腕的,跳崖的”,陳行甲說,“他們是在以死引起當官的關注啊,無非就是想讓當官的聽他們說話。”

    陳行甲決定每個月一天為群眾接待日。

    有一次,到了下午六點,規定的群眾接待時間結束,陳行甲從大樓里走出來,準備離開,外面又來了一批信訪群眾,其中一位老人沖過來,抱住陳行甲的腿哭著說,“你別走,一定要聽我講。”陳行甲對他承諾,他不會走,請老人松開手坐下來好好談,但老人還是緊緊抱著陳行甲不放,情緒激動。這時幾個工作人員就強行將老人的手掰開。陳行甲于是轉過身接待其他的信訪群眾,就在這時,老人一頭撞到了縣委門口的墻上,當時鮮血直流。

    那件事以后,陳行甲決定從每個月一天為群眾接待日,改為每周一次群眾開放日,所有縣領導輪流值守,在信訪大廳接待人民群眾。

做個“好民”

    陳行甲的一位朋友評價陳行甲,“他的執政理念,就透露出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一直忠于內心。”

    這次離開,陳行甲說自己有很多不舍和遺憾。最遺憾的是,近五年來,巴東的產業發展一直步履艱難。去年底和今年初啟動的幾個大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困難不少。

    對于未來打算,陳行甲表示,他很崇拜晏陽初(四川巴中人、平民教育家、鄉村建設家),“以后會致力于農村公益。”

    10月10日晚,陳行甲帶記者去“巫峽云巔”,那是他發現的一個景點。

    “巫峽云巔”原來是一片荒蕪的山岡,后來陳行甲發現這個地方,提議把這里改造成了一處景點。他說,“這里就像香港的太平山頂、重慶的一棵樹”,這是一個城市的最高處,在這里左可以俯瞰壯麗的巫峽,右可以俯瞰巴東全城新貌。

    這里的一塊牌匾上,刻著他寫的詞,《江城子·巫峽云巔》,其中一句“風流過往,大道正向遠,家國故園在心間。”

    上述朋友說,“那詞我讀過,我覺得像寫他自己。為官,他實現了理想,是不是準備好了去追求不一樣的人生了。”

    陳行甲說,“在為官上,我已經做得最好了,再做下去,就是刷簡歷,沒啥意思了。”而讓他鐵了心離開的理由是,“為了刷這個簡歷,還要去討好,去左右逢源,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有一次他做演講,開頭引用了黑格爾的話。事后,恩施州的一名領導批評他,“你講的是些什么東西?你怎么能拿黑格爾開頭?!”因為黑格爾是德國19世紀唯心論哲學的代表人物,領導覺得陳行甲作為黨員,應該堅信唯物主義。

    陳行甲經常覺得很孤獨。“我在巴東,可以什么都不做,不做,沒有功,但也不會有過,戴著面具,只討領導喜歡就行,這是一些官員心中的為官邏輯。”

    陳行甲的父親告訴他,“有的官不知道怎么為官,有的民不知道怎么為民,你當過了好官,以后你是民的時候,要帶大家做個好民。”

    陳行甲的一位粉絲說,此前,他注意到陳行甲流露出的“辭職”想法,但他沒有當真,他覺得,“陳行甲有機會提升,會改變主意的。”

    三個月前,坊間也確有傳聞,陳行甲將擔任恩施州領導干部,兼任巴東縣縣委書記,不會離開。

    傳言并未成真,陳行甲去意已決,最終選擇辭官。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