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顧云昌:土地制度改革是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最重要的部分
時間:2017-01-17 19:02:36  來源:城市化網 

    城市化委員會委員、全國房地產商會主席顧云昌日前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認為2017年房價總體上穩中下行、增幅放緩。“土地制度改革是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最重要的部分”,他說,目前我國房地產存在的問題是供給側的問題,也就是供給側方面的土地供需錯位。他認為出臺房地產稅對房價影響有限。

    以下文字為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49期的報道原文。

    2016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經歷了“冰火兩重天”: 一邊是不少中小城市大量商品房賣不出去,需要去庫存;另一邊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住房銷售火爆,甚至出現買房子就像買白菜的怪現象。而各地在10月前后出臺的限購、限貸等調控政策效果明顯,讓火熱的房地產市場快速降溫,房地產市場也從前三季度的火力大爆發到四季度漸趨平靜。

    在關鍵時點上,中央為2017年的房地產市場明確定調。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那么,長效發展機制和短期調控兩者是什么關系?2017年房地產市場會否再現2016年的火爆?我們該如何看待本輪樓市調控? 12月11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了作為1998年房改方案起草人之一的全國房地產商會主席顧云昌,請他就當前的樓市解疑釋惑。

    2017年房價總體上穩中下行、增幅放緩

    《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一線與一些熱點二線城市的樓市就像突然坐上“火箭”,價格的快速上漲讓很多人始料未及。您怎么看待2016年部分城市樓市的瘋狂表現?

    顧云昌:2016年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了“雙泡沫”。一個是一二線城市出現的價格泡沫、資產泡沫;一個是三四線城市出現的庫存數量泡沫,即房子賣不掉。因此,國家有針對性地推出了“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調控方針,從不同的兩個方面發力,一方面針對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過快,控制房價;另一方面針對三四線城市實施去庫存政策。調控時用“兩只手”進行調控,一只是無形的手,一只是有形的手。無形的手是市場調節,有形的手是行政手段,包括限購限貸等調控政策。

    2016年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購房盛況已經達到歷史最高峰。2016年1至11月,全國的銷售面積已經超過了13億平方米,銷售額超過10萬億元,已經超過上一個歷史高峰2013年全年的數額,肯定會創造歷史新高。

    《中國經濟周刊》:關于2017年的房價走勢,目前有兩種聲音,一種聲音認為2017年的房價仍然會上漲;還有一種聲音認為,在國家的調控措施下房價不會繼續上漲。您怎么看?

    顧云昌: 房地產市場有一個明顯的 “周期規律”,即3年左右一個周期。2013年是房價的高漲期,2014年是房價的下行期,2016年又迎來一個高漲期,正好是3年時間。我認為2017年的房地產市場不可能再像2016年那樣瘋狂,因為一二線城市先后出臺了限購、限貸甚至限價等手段,控制房價和交易量的快速上升。其實,房價的漲或不漲,因城而異。三四線城市在去庫存,不是去杠桿,還在加杠桿,比如政府采取補貼方式鼓勵大家買房。其實這些地方的房價本來沒什么泡沫,去庫存之后房價出現回升,是正常的、合理的。總體來說,2017年無論是交易量還是房價,有的城市會穩中下行、增幅下降,有的城市還會出現穩中有降的情形。

    “土地制度改革是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最重要的部分”

    《中國經濟周刊》:今年進行的房地產調控,抑制了一些需求。因此有觀點認為房地產調控一直是在走抑制需求的老路。您認同這個觀點嗎?

    顧云昌:房地產調控是針對需求側的,市場冷的時候要刺激需求,比如去庫存;市場太熱的時候要遏制需求。抑制需求側的調控是短效的,而調控本身就是短效機制。改革則針對供給側,同時也是一個長效機制建立的過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這是房地產供給側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過去的樓市調控政策,以限購、限貸甚至限價為主,更多針對樓市短期需求。但是我們也不能只講長效機制,短效機制也要使用,畢竟調控永遠在路上,而改革任重而道遠。

    《中國經濟周刊》:根據以往的經驗,房價在每一次調控之后都會出現反彈,房價如何避免進入一個“越調越高”的怪圈?

    顧云昌:“越調越高”的表述過分了些,在增發那么多貨幣的情況下,房價能不高嗎?關鍵是房價上漲的速度、發行的貨幣量和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否相適應,要看調控政策出臺的時間、調控的手段是否合適,否則會適得其反,比如過度的壓制會出現強烈的反彈,“一刀切”的調控不能夠對癥下藥。

    《中國經濟周刊》:如何看待今年進行的房地產調控?這次調控后,房價哪一年又會出現反彈?

    顧云昌:房地產市場是3年一個周期,我估計2019年房地產價格又會上升。豬肉價格有周期性,房地產價格也有周期性,這是市場規律,是不可逆的。所以我們的改革要按照市場規律來做。其實,房地產的問題主要不是房地產自身的問題,而是由于現在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城鎮化、土地錯配等因素形成的問題。例如,貨幣增發政策,M2增速和大城市的房價增長速度是一致的,中小城市房價增長速度則低于M2增速,這是由于各個城市的住房供求關系不同而造成的結果,供大于求的城市,房價就漲得慢,而供不應求的城市,房價就漲得快。

    《中國經濟周刊》:在您看來,目前我國房地產存在的根本問題是什么?

    顧云昌:目前我國房地產存在的問題是供給側的問題,也就是供給側方面的土地供需錯位。土地制度改革是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最重要的部分,當然還有稅收體制、金融體制改革,但是最重要的問題是土地制度的問題。2008年以來,在我國的城鎮化建設中,土地的城鎮化和人口的城鎮化出現了扭曲,土地城鎮化使大量中小城市周圍的農田變成了城市建設用地,而人口城鎮化使大量的人口從農村來到中小城市,走向現代化大城市,也就是土地的供應和人口的流向是相反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沒有更多的土地供應甚至是無地供應,但人還在流入,土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一個主要方面。

    出臺房地產稅對房價影響有限

    《中國經濟周刊》: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國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度并不算高。以美國為例,美國次貸危機后,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度為12%以上,而我國只有8%。因此,城鎮化的持續推進必須要繼續發揮房地產的引擎作用。您認同這個說法嗎?

    顧云昌:城鎮化離不開房地產。一方面,城鎮化推動了房地產的發展,反過來,房地產的發展又進一步促使城鎮化向前邁進。因此,要客觀看待房地產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對城市建設的貢獻和對老百姓居住條件改善的貢獻。但是,房地產本身確實存在許多問題,主要出在供給側的土地制度問題上,以及金融和稅收問題上。

    關于房地產對我國經濟的貢獻度只有8%,我認為這個數據相比美國較低主要是因為兩國統計口徑不一樣。美國計算GDP是從消費端算起,而我國是從投資端算起。GDP的算法不一樣,導致我國跟美國沒有可比性。我國70%的房子還在建,新房還在投資,而美國新房只占總量的10%左右。中國增量那么大,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絕對不會比美國低,應該比12%高。

    《中國經濟周刊》:像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如果未來出臺房地產稅,會不會影響房價?

    顧云昌:房地產稅對房價的影響不是沒有,但影響不大,靠房地產稅來打壓房價是不切實際的。美國的房地產稅多不多?但是房價照樣漲。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收了房地產稅后,房價下降了?上海、重慶早就試點房地產稅了,對房價有影響嗎?現在我國房地產稅的稅基還沒有確定,就來評價房地產稅對市場的影響,未免太空泛。我認為房地產稅主要是用來調節住房需求,主要目的是為了國家的稅收體制改革,或者說是為了健全房地產的稅收體制,保證國家財政收入。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