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本周《北京市2017-2021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和《北京市2017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發布,明確未來5年北京市計劃供應住宅用地6000公頃,以保障150萬套住房建設需求。
3月中旬以來,北京樓市調控升級打出“組合拳”:認房又認貸、提高二套房首付、“商改住”限購、住宅平房納入限購等一系列措施出臺。從整個房地產市場調控的角度來說,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明確土地供應計劃、保障持續穩定的土地供應,可以視作宏觀調控組合政策的一部分。
從認房又認貸的“317新政”開始,近期北京樓市調控已經多次出“招兒”:不光認房認貸還要認離,此外還有“商改住”限購、住宅平房納入限購等。房產中介已經感受到了一把“倒春寒”,“317政策出臺后大多數客戶觀望,現在市場稍微有點降了,可能有人買不起了,成交量下降。前段時間最火的時候每天可能10多單,目前一天一單兩單的開?!?/p>
購房資格和資金門檻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讓部分投資投機和“換房”人放緩了腳步。調控給北京樓市做了一個“減法”。而另一方面,熱點城市在土地供應上有望做起“加法”。
4月6日,住建部和國土部共同簽發了《關于加強近期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和調控有關工作的通知》。當中要求,各地要根據商品住房庫存消化周期,適時調整住宅用地供應規模、結構和時序。對消化周期在12-6個月的,要增加供地;6個月以下的,不僅要顯著增加供地,還要加快供地節奏。對此,某央企南京分公司營銷總監表示有所期待,“作為開發商來說政府加大土地供應肯定受歡迎,但南京近幾年來每年制定的加大土地供應計劃都沒有兌現或完成,南京在二線城市里面的土地供應一直都比較少,如果今年能夠積極響應中央地號召完成土地供應計劃,對整個市場都比較好,也能適當平衡供需關系?!?/p>
就在相關通知發布的第二天,北京市發布了住宅用地供應等相關計劃。當中明確,今后5年北京市住房建設需求150萬套,其中產權類住房100萬套,租賃住房50萬套。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結合目前北京的住宅庫存數據來看,這一數量較大。從套數來看,每年新增大概30萬套成套型住宅。目前,北京市場上可售型的庫存大概10萬套左右。從《計劃》來看,每年是庫存的2-3倍。從調控來說,也是317以來一系列減法調控——減需求、減投資之后的加法。
據了解,北京市在公布未來5年住宅用地供應計劃的同時,還將2017年全市計劃供應住宅用地調整為1200公頃,這一數字比原計劃將近翻了一倍。張大偉認為,如果能夠完成這樣一個計劃數量,北京房價的變化或將不同于過去所謂的“越調控越漲價”。從樓市來看,目前的需求相對比較旺盛,大部分房企還在進入北京,但新的政策出現后,預計土地出讓會增加,這將逐漸稀釋掉企業的資金。如果真的能夠完成這個量,北京的房地產市場將會出現和過去幾年樓市調控“屢調屢漲”不一樣的表現。
供地計劃如何保證落實?對此,據了解,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住宅用地供應,各區要倒排工期,按既定時間節點如期完成。各區及市級行政主管部門落實供地計劃的情況,已經納入了市政府督查內容,并將在年終進行考評。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土地管理系教授葉劍平指出,一個是存量的激活,比如包括原來的產業用地,釋放出一些土地,更多的往外圍走,集體土地有1000公頃。土地開發有周期性,不是現在想供應就供應,包括從征地、拆遷、一級開發到進入市場。如果按照兩部委的規定,市里可以問責,如果沒按計劃實施的區縣就沒有完成任務。
而根據北京市規劃國土委數據,今年一季度,北京已供應經營性用地約230公頃。其中商品房供地161公頃,是去年全年商品房實際供地量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