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11月19日電(記者梁捷)我國城市化進程正在快速推進,“十二五”期間,正是中國城市化道路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歷史時期,中國應該選擇什么樣的城市化道路?是12月中旬將在京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上研討的主題。活動由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辦。
據會議主辦方介紹,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剩余勞動力以“民工潮”形式進城打工,這僅僅是勞動力的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因城市擴張與新城建設亟需大量城市建設用地,從而造成了土地的城市化;不論是勞動力的城市化或是土地的城市化,都是不完整的“半城市化”,造成了許多的問題,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這些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那么,中國城市化將呈現怎樣的趨勢?如何推進統籌城鄉發展?如何確定土地制度和戶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如何評估與防范城市化中重大的社會風險?如何處理人口流動走向與主體功能區劃的關系?如何保證中國城市與生態安全、糧食安全?等等,與會的專家學者、政界領導人、企業領袖、戰略咨詢專家將對這些問題進行廣泛的探討。
會議的主要內容有:統籌城鄉是我國城市化的國家戰略、巴西的城市化發展歷程、重慶戶籍改革的制度障礙與實踐探索、低碳城市化需系統集成、歐洲城市建設與低碳技術、主體功能區規劃與城市群崛起、產業和城市融合是“以人為本”的城市化等。并圍繞統籌城鄉、低碳生態及產業和城市融合這三條主線,結合巴西、瑞典、法國和我國的天津、重慶、德州、順德北滘、長沙、淮安、武漢柏泉等中外實戰案例展開深入研討。
會議將發布《2008年中國城市化率調查報告》(2008中國城市化率白皮書)、2010年中國十大活力城市排行榜、表彰2010年度中國城市化先進單位、先進人物與優秀農民工代表。
據了解,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屆,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提供技術指導,是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的年度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