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地處邊遠,位于渝陜鄂三省市交界,這里歷史悠久、人文厚重、生態良好,既是三峽庫區移民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于是如何發展經濟,讓老百姓早日擺脫貧困成為了政府首要思考的課題。然而在城市化浪潮撲面而來之際,像巫溪這樣的欠發達地區,總是面臨著一些難以回避的困惑:人民群眾是城鄉社會的主人,但為什么大多數人對自己家的事情不積極、不主動?惠民政策越多,群眾就越滿意嗎?政府管得越少,社會就越和諧嗎?城市建得越漂亮,生活就越幸福嗎?
通過較長時間對疑惑的探究思索、以及對答案的尋覓梳理,我們逐漸清晰地意識到,貨幣資本和市場資源在城市化中固然至關重要,但如果缺少了集體認同,不可能調動起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沒有責權利統一的支持規則和合理的投入機制,給的再多群眾也不會滿足。如果沒有應有的集體意識、責任感、安全感、歸宿感,政府管得越少群眾越迷茫,越無所適從。如果沒有積極向上和健康文明的社會風氣,即使擁有漂亮的城市,也不一定擁有了幸福生活。
近年來,具有敏銳眼光和政治智慧的重慶市委、市政府,堅持以民生為導向的發展道路,創新提出“內陸開放、五個重慶、振興兩翼、繁榮文化、打黑除惡、唱讀講傳、三項制度、民生十條”等一系列重大決策,讓我們看到了“體現公平正義、追求共同富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慶樣板”。
按照重慶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巫溪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處偏遠、尚未發掘而保存完好的鄉土文化,通過“熟人社會”整合社會組織資源,挖掘源于生活、藏于民間的群眾智慧,著力探索城鎮化進程中社會治理模式,即“用人人城市點燃共同夢想、用參與互動凝聚群眾力量、用復合空間促進社會融合、用群眾方法塑造村風民俗、用網格組織覆蓋城鄉社會”,探尋一條適合于欠發達地區“美得自然、建得從容、過得幸福”的城市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