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東省將啟動實施新型城鎮化建設三年行動,在優化空間、提升服務、改革創新、試點示范上聚焦聚力,扎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激發動能轉換新活力。
記者從1月16日在濟南召開的全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省將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辦法,全面實施“兩免一補”,保障隨遷子女教育“同城待遇”。加快戶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逐步將居住證持有人納入戶籍人口管理。
新型城鎮化蘊含著巨大內需潛力,是我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平臺。會議提出,2018年,我省將啟動實施新型城鎮化建設三年行動,在優化空間、提升服務、改革創新、試點示范上聚焦聚力,扎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激發動能轉換新活力。
2018年,山東省將完善市民化推進機制。省住建廳將會同省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人口市民化“1+N”政策體系,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轉移人口融入城鎮能力。強化城鎮產業支撐,努力增加就業崗位,吸引更多農業人口轉移到城鎮就業安家。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提升就業穩定性。將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參保范圍,擴大農民工“五險一金”參保比例,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
會議明確,我省將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辦法,全面實施“兩免一補”,保障隨遷子女教育“同城待遇”。助推“醫養結合示范省”建設,基本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將符合條件的農民工納入公租房保障和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推進棚改向城市規劃區內的城中村、城邊村、建制鎮拓展,加快城中村城邊村居民市民化。
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需要深化關鍵領域改革創新。會上提出,住建部門將發揮牽頭部門作用,協調推動相關政策和改革舉措同向發力。深入加快戶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逐步將居住證持有人納入戶籍人口管理。建立省級財政轉移支付規模、結構動態調整機制,加大轉移人口落戶較多地區資金獎勵力度。
同時,加快推動省級城鎮化建設基金投資運作,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城鎮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