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召開記者會,農業部相關負責人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這些年,我國糧食連年豐收,糧食庫存處于歷史高位。為了調整農業結構,接連調減了玉米和水稻面積。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國已經不用再生產這么多糧食了?
農業部韓長賦:這種調整絕不是說我們不需要糧食生產了。習近平總書記講,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飯碗里主要裝中國糧。這是必須保證的。根據供求形勢的變化,現在我們不追求年度產量,但是產能要穩定,就是有需求能生產,能供得上。
黨的十九大提出,在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給農民朋友吃了一顆“定心丸”但個性化的困惑和擔心依然存在,他們問,沒有分到地的新增人口怎么辦?進城落戶之后這些承包地會不會被收回?
對此,韓長賦也給予了開誠布公的回答:總的原則還是堅持承包地大穩定、小調整。解決人地矛盾的問題不能完全依靠無限的細分、均分有限的那點兒,地塊越分越小,還是要通過工業化、城市化發展,多渠道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包括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來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