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榮譽顧問、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長王思敬參加了“高速鐵路復雜巖溶勘察成套技術及應用”項目成果鑒定會。包括王思敬等6名院士在內的11名國內頂尖學術專家給出“研究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一致同意通過成果鑒定”的結論。
因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破壞、改造,形成可溶性巖石地貌和水文地質現象總稱為巖溶。中國巖溶分布廣泛,主要集中在云貴高原和四川西南部。在巖溶地質狀況下修鐵路是世界性難題,全球巖溶區高速鐵路通車里程約5000公里,其中72%在中國,約3600公里。我國在巖溶區規劃待建的高鐵還有大約3000公里。
中鐵二院、成都理工大學和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歷時近20年,共同完成了“高速鐵路復雜巖溶勘察成套技術及應用”項目。王思敬院士表示,該成果根據近50年來西南地區及鄰區干線鐵路的勘察設計和建設實踐得出,能有針對性地指導巖溶區高速鐵路建設選線、勘察、設計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