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針對目前貧困地區出現的現狀,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城市化委員會委員涂圣偉指出,農民擺脫貧困向往更加美好生活的訴求無可厚非,等著被帶領致富也同樣無可厚非。
“實現可持續脫貧,并走向富裕,根本上取決于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和貧困地區自我造血能力的提升。通過智力扶貧提升農民素質固然不可少,通過組織化方式將貧困戶納入致富路徑同樣十分重要。”涂圣偉指出,無論是政府資源和人員下鄉,還是社會組織扶貧,都很難避免外部支持退出后扶貧效果的可持續問題。
他認為,在農村精英流失和社會資本式微的條件下,需要培育農民自我的組織,建立以經濟為紐帶的社會網絡,通過做大新型集體經濟和合作經濟,重塑鄉村社會治理結構,重構鄉村組織動員機制,讓貧困戶在自我素質提升和組織合作中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