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在本世紀末,遏制人口下滑到6億,千方百計恢復人口生育保住10億,主動作為、艱苦努力使人口達到12億,是保證長遠期中國經濟穩定增長、金融體系保持穩定、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繁榮昌盛的最重大世紀性的戰略,應當將其立為世紀性的首要國策。”東北財經大學中國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城市化委員會委員周天勇呼吁下半年放開自主生育,以保證經濟長遠增長。他闡述了對長遠期恢復人口和穩定經濟增長動力的思路。
他指出,制定和實施恢復人口再生產的世紀戰略和重大國策需進行如下改革:盡快在2018年下半年就放開自主生育;立即廢除社會撫養費條例,取消有關計劃生育方面的一切行政掛鉤規定,妥善安置計劃生育工作人員,制定生育稅收減免、提供生育鼓勵廉租房、托兒幼兒實行義務教育,從現在的半計劃生育管制轉向積極的鼓勵生育的政策。
他認為恢復人口生育和保持人口增長,對于促進經濟增長速度的作用:(1)鼓勵人口生育,逐步增加和積累消費,擴大消費需求,平衡生產過剩。出臺對嬰幼、小學、中學等公共義務教育的延長和土著新進城鎮人口均等化政策;醫療保障和廉租房公平化,就醫和住宅價格及租金水平的相對和絕對降低;對多生育家庭采取退稅和退房產稅等鼓勵生育,研發多生育人口的技術等措施。(2)發展和推進智能機器人的規模和廣泛應用,彌補供給側勞動力要素短缺;開發嬰幼托管教育和老人陪護的智能機器人以減輕中青年人口的撫養負擔。(3)中長遠期,使消費需求逐步穩定、保持和回復,使生產能力有個越來越寬松的消費市場空間;按照20年前人口增長決定20年后經濟增長的定理,在2035年時,加上其他因素的支撐,由恢復人口生育而增加的經濟主力人口增長,推起再一輪新的中高速度的經濟增長,其峰值到2040年左右,并在2035到2040年間,形成一個由前20年人口恢復生育,后20年大量主力人口進入經濟各領域供給勞動力和擴大消費需求,而形成的經濟增長10年左右的繁榮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