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領導層密集變動 央企重組布局漸浮水面
時間:2018-08-13 16:02:0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今年42家央企176位領導人員職位調整

  央企重組布局漸浮水面

  今年央企領導層的調整力度和密度都是空前的。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至少42家央企進行了176位領導人員職位調整。業內人士認為,密集的高層人事變動意味著新一輪央企改革的推進,隨著人事調整逐步到位,現代化的公司治理結構也逐步健全,預計接下來重組整合大戲將越發精彩。

  領導層密集變動

  有退休補缺也有交叉調任

  8月9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領導層調整通知,涉及董事長、副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以及外部董事等15人任職的情況,并宣布成立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

  至此,今年國資委已經正式公布了至少42家央企、包括外部董事在內的176位領導人員職位調整。其中,新任職15位董事長、2位副董事長、13位總經理、35位副總經理,原任職者大部分為退休和自然免除,也有交叉調任等情況。

  “今年央企領導層進行了大范圍調整,既有退休補缺,也有交叉調任,或是調離轉任。最近幾年來,央企領導層的變動都比較頻繁,除了退休與交叉輪崗等自然調整外,一方面是由于大量央企并購重組的結果,另一方面可能是謀劃深化改革的需要。”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員、企業研究處處長劉興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對于央企領導層調整之后的動向,劉興國分析,不排除在完成央企領導在同行之間的互調之后,接下來會著手推動行業之間的并購整合。但要引起注意的是,央企領導的頻繁調動,可能會阻礙改革方案的確定和實施,因此需要央企完善管理機制,確保改革方案的制定與落實,不會因為領導人的變動而延遲。

  在領導層密集調整的同時,央企還在推進公司制改革、完善央企管理機制上有所動作,在領導組織架構上也進一步完善,董事會制度基本全覆蓋。

  據記者了解,今年上半年有9家央企成立了董事會。早在2016年,國資委就在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集團公司、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中國中鋼集團公司開展建設規范董事會試點工作。在當時的102家央企中建設規范董事會的試點中央企業達到85家。

  劉興國表示,目前央企已經基本上組建了董事會,公司治理的架構基本完善。隨著規范董事會的運行,央企的公司治理水平應該會有進一步提升,對完善央企管理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而且隨著央企董事會的全面建立,在總結前期董事會授權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國資委對央企董事會授權的進程將可能進一步加快,這對充分調動央企積極性、激發央企發展活力,具有重要意義。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年初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也強調,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只是改革的第一步,關鍵在于通過不斷地改革,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2018年要推動央企集團層面全面建立規范董事會,增強董事會決策能力和整體功能。探索建立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效方式,不斷健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

  人事調整逐步到位

  整合重組預期升溫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央企高層變動逐步到位,現代化的公司治理結構也逐步健全,預計接下來重組整合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戲碼將越發精彩。

  黨的十八大以來,共有20組38家央企完成重組,并新組建中國航發、中國鐵塔兩家公司,目前國資委監管的央企數量已調整到96家。

  這些開展重組的央企大部分都有大小之別,基本是以將較小企業劃轉較大企業作為子公司的方式進行重組,人事也相應做出調整,而且在合并落定前就已漸露端倪。

  以國資委央企名錄排名前二的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核”)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核建”)為例,2016年12月,中核董事長孫勤退休,中核建董事長王壽君接任。此后,中核建一直沒有新的董事長到任,而是由總經理顧軍代行職責。因此,這一職務變動便被業內視為中核、中核建將合并重組的先兆。

  后來的發展印證了這一猜想。2018年1月31日,經報國務院批準,中核與中核建實施重組,中核建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作為少有的在中核、中核建都有管理工作履歷并且位至掌門人的企業家,王壽君就成了操盤合并的不二人選,直到今年7月19日,他完成任務退休,中核原總經理余劍鋒任新集團董事長,中核建原總經理顧軍任新集團總經理,新中核集團管理層落定。

  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是一家今年7月20日才成立的新央企,由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與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聯合重組成立,擔任首任董事長的童國華曾在大唐電信和烽火通信都工作過,因此,新央企的成立被外界猜測為這兩家上市公司整合道路上的重要節點。

  高層的調動也令化工、船舶、汽車等行業的整合重組預期升溫。按照國資委的思路,下半年要穩步推進裝備制造、煤炭、電力、通信、化工等領域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推動國有資本進一步向符合國家戰略的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優勢企業集中。同時,以擁有優勢主業的企業為主導,打造新能源汽車、北斗產業、大型郵輪、工業互聯網等協同發展平臺,持續推動煤炭、鋼鐵、海工裝備、環保等領域資源整合,加快推進免稅業務、煤炭碼頭等專業化整合。

  今年6月26日,中船重工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楊金成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而早在今年3月,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出任中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市場人士認為,此番高層變動或預示著“兩船”合并加速。

  長城證券分析報告指出,對于這兩家企業來說,通過重組整合可以形成合力,有利于推動資本運作,提高船舶業資產證券化率,以便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從更高層面來看,“兩船”合并是大勢所趨:一方面由于我國的軍船制造需要“兩船”合并來加深合作、提高產能,另一方面“兩船”的內部整合已接近尾聲,“兩船”合并有利于減少同一領域內央企間的無效競爭,集中資源優勢、減員增效,進而提升央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在全球船舶行業回暖背景下,新船訂單量大幅上漲,2018年船舶企業或將迎來新的機遇。

  就在“兩船”人員變動的第二天,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奚國華,被任命為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一汽”)總經理。這意味著,自許憲平調任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后,空缺長達兩年之久的一汽總經理一職終有人選。至此,高層核心團隊已全部就位。

  近年來,一汽、東風、長安汽車三家國有車企間的整合傳聞不斷。去年以來,一汽、東風、長安汽車三方就頻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展開全方位合作,近日三方再次宣布合資組建T3出行服務公司。曾任職中國中車,參與南北車合并的奚國華,為下一步的改革增添了想象空間。

  中國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的重組整合也被外界認為是大概率事件。有關這兩家央企重組整合的傳聞不斷,但一直未獲官方證實。7月14日,國資委公告顯示,任命寧高寧為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免去任建新的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退休。而寧高寧還擔任著另一家央企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職務。

  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新任央企領導人面臨諸多挑戰

  在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要求下,作為新上任的央企領導人,下半年的工作并不止于重組整合。

  “對新上任的央企領導人來說,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國際發展環境的深刻變化,無疑是最為嚴峻的挑戰與考驗。盡快擺脫當前困境,加快推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建設,既是出資人對央企領導人的履職要求,也是全體央企員工寄予新任領導人的期盼。”劉興國表示。

  近日,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視頻會議提出,今年上半年企業發展的良好態勢為完成全年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下半年要再接再厲,采取有力措施,鞏固擴大成果,全力以赴完成收入和效益增長目標。

  據了解,下半年國企將嚴控債務、金融、國際化經營、法律、安全環保五大風險,同時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瘦身健體,提升創新能力,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合作,進一步夯實企業高質量發展基礎。此外,加快推進改革舉措落地,其中包括穩妥推進2到3家中央企業在集團層面實施股權多元化,推進主業處于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出臺《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科學界定出資人與企業責權邊界,賦予投資運營公司更多自主權,實現放活與管好的有機統一。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依托投資公司推進中央企業產業合作和重組整合,加快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推進運營公司基金系建設,支持運營公司參與中央企業IPO、市場化債轉股、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工作。

  呂軍便面臨著這一系列的新挑戰,他今年7月9日成為中國最大糧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企業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糧”)的董事長、黨組書記。

  2017年中糧實現利潤118億元、交出史上最好成績單,提出2018年將實施以“三大拉動”“四大轉型”為主要內容的戰略升級,發展目標是營收同比增長8.4%,利潤總額同比增加10%。其中包括推進16項資產整合項目,推動糧油糖棉核心主業國內外一體化整體上市,18家專業化公司全部完成混改。

  呂軍于1993年加入中糧集團,曾從中糧集團副總裁職位調任中儲糧總公司,如今時隔5年又回歸中糧集團,他接手后如何引領中糧集團的改革發展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7月25日,呂軍會見了中國供銷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建平,雙方表示要加強合作。第二天,他又在同樣的地方接待了海南省副省長劉星泰,表示將切實做好產業對接,推動各項業務合作落地,取得實質性進展。

  8月3日,中糧與天津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前者將把天津作為業務發展的重要基地,未來五年計劃在津投資240億元,按照“政府支持推動、市場運營運作”的方式,與天津市加強在農業和糧油食品加工等領域的合作。

  業內人士表示,除了加強產業對接,加強區域合作,新任央企領導人還面臨著突破自主創新、體制升級、降低成本以及擴展多元化市場、加快產業鏈升級等重要課題。

  劉興國認為,新任央企領導人既要基于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需要,從長遠上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狠抓創新成果質量,聚焦核心技術與關鍵技術突破,謀求實現技術自主可控,也要著手解決當前面臨問題,一方面在內抓好降成本、提質量、謀升級,一方面向外推進市場多元化或是加快產業鏈的國際化布局,將部分產品的總裝環節向境外轉移。(記者 王璐 王文博 北京報道)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