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上半年“萬億GDP”省份達16個 廣東江蘇突破4萬億
時間:2018-08-16 14:14:44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孟亞旭 

  “不管從供給側看,還是從需求側看,中國經濟持續平穩的基本面不會發生變化,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向好態勢也不會發生變化。”8月14日,國新辦舉行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詮釋了她對下半年整個經濟形勢的看法。

  這場發布會前,各省份已陸續亮出“成績單”。目前,31省(市、區)披露了上半年經濟“成績單”。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前三名是廣東、江蘇和山東,其中廣東和江蘇GDP突破4萬億大關。

  經濟總量

  廣東江蘇“成績單”超4萬億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根據公開數據,31省(市、區)上半年GDP排名中,和去年同期數據相比,前十名名單沒變化,依次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和上海。但排名略有升降,河北被四川和湖北趕超。

  從經濟總量上看,突破4萬億大關的是廣東省和江蘇省,緊隨其后的山東省上半年GDP為39658.1億元,接近4萬億。

  今年上半年,躋身“萬億俱樂部”的省份有16個,除前十名外,還有福建、安徽、北京、遼寧、陜西和江西。與去年14個省份躋身“萬億俱樂部”相比,今年新增了陜西和江西。

  經濟增速也值得一看。今年7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18961億元,同比增長6.8%。

  北青報記者統計發現,上述31省(市、區),經濟增速排名第一的是貴州,為10%;緊隨其后的是云南和江西,增速分別為9.2%和9.0%。

  與去年相比,增速榜單變化不小。去年同期GDP增速排名中,西藏、重慶、貴州均超過10%,其中重慶為10.5%。今年上半年,重慶GDP為9821.09億元,同比增長6.5%。重慶市統計局表示,“總體來看,上半年全市經濟穩定運行,穩的格局在鞏固,好的勢頭在延續。同時也要看到,目前全市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較突出,提質增效任務依然艱巨。”

  根據官方數據,截至目前,增速跑贏全國的至少有16地,與全國持平的有2個(北京和山西),增速低于全國的有11個,其中天津和吉林的增速較低,分別為3.4%和2.5%。

  因為,“新動能加快集聚”是天津和吉林上半年的一大特點。天津市統計局稱,“上半年我市經濟運行企穩向好,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新動能不斷積聚,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經濟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吉林省動能轉換也取得新進展。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上半年,吉林省服務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6.2%,拉動GDP增長1.4個百分點。

  新興行業

  多地經濟發展出現了新引擎

  工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和新興行業快速發展,是今年上半年不少省份經濟發展的顯著特點,以GDP排名前四的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為例:

  GDP總量排名第一的廣東,在工業轉型升級方面值得關注。上半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5121.95億元,同比增長6.2%;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增長5.2%,是2015年上半年以來的最高增速。其中,支柱產業強有力支撐了整體工業發展,電子信息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0%、7.9%和11.3%,三大行業增加值合計對全廣東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59.6%。

  江蘇上半年新產品產量也增長迅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348.3%,智能電視增長64.9%,3D打印設備增長54.8%,工業機器人增長33.6%。

  今年2月22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吹響了山東向高質量發展的進軍號。新舊動能轉換的成果也體現在了山東省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中。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該省上半年新興動能快速成長,其中,工業機器人、服務器、新能源汽車等新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19.4%、58.3%和37.7%。

  浙江的數字經濟也是上半年的一大亮點。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上半年,浙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2348 億元,同比增長16.4%(現價計算),占GDP的9.1%,比重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高技術、高新技術、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5.8%、10.5%、12.0%和14.1%,通信電子、汽車、儀器儀表、醫藥、專用設備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1.2%、15.9%、15.0%、13.1%和12.9%。智能電視、太陽能電池、工業機器人、光纖、稀土磁性材料分別增長57.0%、29.1%、28.9%、20.8%和20.0%。

  “從工業來看,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都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 8月14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動能持續發力也是7月份國民經濟的一大特點,“從具體產品來看,比如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這些新產品的產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面臨挑戰

  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影響不小

  雖然各省份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但也存在一些挑戰。

  廣東省統計局稱,上半年廣東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支撐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積累增多,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主要發展目標打下良好基礎,“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多,結構調整正處于攻關期。”

  為應對挑戰,下半年,該省將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工業結構轉型升級和對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加大對技術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力度;以更積極主動的態度開拓國內和國際市場;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合作;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工業企業成本,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等。

  在不少省份上半年的“成績單”中,都提到了“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上升”將對該地的經濟發展形成新的挑戰。

  江蘇統計局方面稱,上半年江蘇全省經濟保持穩中向好態勢,發展質量持續提升,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但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多,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部分領域結構性矛盾仍舊突出,推動高質量發展任務仍然艱巨。

  “當前,國內外發展環境仍然十分復雜,中美貿易摩擦的后續影響仍然存在著不確定性。國內宏觀環境總體向好,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比如實體經濟發展面臨不少制約,擴大消費難度加大,打好三大攻堅戰任務仍十分艱巨等等。”在此前介紹山東省經濟情況時,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魏華祥這樣說。

  在8月1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如何理解“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的“變”?

  劉愛華回應稱,從外部來看,應該是目前外部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體現了這個“變”。

  “目前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比較盛行,國際貿易出現了比較大的不確定性,這是經濟運行中一個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從國內來看,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雖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仍然是主要矛盾,可以說轉型升級仍然處于爬坡過坎的攻堅期。”

  東北三省

  遼寧總量和增速均排在首位

  東北三省的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備受外界關注。

  就總量來看,遼寧省上半年經濟總量保持在1萬億級別,領跑東三省。吉林和黑龍江上半年的經濟總量相差無幾,前者為6299.07億,后者為6240.6億。

  從增速方面來看,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三省GDP增速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6.8%)。遼寧省增速在東北三省中位列第一,為5.6%;其次為黑龍江,增速為5.5%。

  實際上,今年上半年GDP為11383.3億,讓遼寧省的表現十分亮眼。

  以經濟增速為例,2016年上半年,遼寧省經濟增速為-1.0%,是全國31個省份中唯一負增長的省份;2017年上半年,遼寧省經濟增速由負轉正,實現2.1%的增速,但與增速為6.5%的吉林省和增速為6.3%的黑龍江省相比,仍處于末位;而在今年上半年,遼寧省經濟增速趕超吉林省和黑龍江省。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提高”是上半年遼寧省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北青報記者從遼寧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上半年,遼寧全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39.1億元,同比增長12.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7.8個百分點。

  在建設項目方面,遼寧省建設項目5259個,同比增加1294個,增長32.6%;完成投資2174.6億元,增長10.1%。其中,億元以上建設項目1808個,增加290個,增長19.1%;完成投資1733.6億元,增長5.1%。

  一帶一路

  多地進出口提及“一帶一路”

  自“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提出后,“一帶一路”在助力中國發展、帶動沿線國家共同繁榮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遼寧省為例。今年上半年,遼寧省外貿進出口保持增長。遼寧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遼寧全省進出口總額3554.6億元,同比增長6.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7.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1538.6億元,增長3.7%,增速提高7.7個百分點;進口總額2016.0億元,增長7.8%,增速提高6.7個百分點。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對蒙俄及中亞等7國出口37.8億元,增長8.9%;對中東歐16國出口20.2億元,增長17.9%。”7月24日,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新聞發言人魏華祥在介紹山東省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時,同樣提到了“一帶一路”。

  他說,山東省深化對外投資合作,上半年實際使用外資655.2億元,增長3.8%,“預計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際投資51.2億元,增長48%。”

  經濟總量緊隨山東的浙江省,上半年的“成績單”中也提到了“一帶一路”。上半年,浙江省進出口總額13330億元,其中,出口9840億元,進口349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9%、6.0%和18.0%。出口占全國的份額為13.1%,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較快增長,進出口4274億元,增長11.2%。

  副省級城市

  深圳市和廣州市突破萬億元

  除各個省份上半年GDP陸續出爐外,15個副省級城市的上半年“成績單”也相繼公布。今年8月1日,深圳市亮出了上半年的“成績單”——上半年全市GDP11009.3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0%。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不論是總量還是增量,這個成績在副省級城市中都是名列前茅。

  上半年的財報顯示,深圳和廣州都躋身“萬億元俱樂部”,這樣亮眼的成績甚至超過了一些省份。

  當然,新增企業和大項目對經濟的運行作用頗大。

  比如深圳上半年各行業新增企業增速均超過20%,其中,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373.29億元,增長130.9%,增幅最高。

  廣州大項目引領作用也十分顯著,三大投資領域完成投資超十億元的項目達39個,同比增加12個;完成投資954.24億元,增長97.7%。

  成都在對外開放方面的進展值得關注。根據成都市上半年的財報,該市新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數增長95.5%,總投資規模增長94.9%。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2162.9億元,增長26.0%。其中,實現出口總額1129.9億元,增長30.7%。

  當然,新產品、新動能也是拉動副省級城市的一大引擎。成都市上半年太陽能電池、民用無人機、工業機器人產品增速分別為197.6%、29.2%、40.0%。

  杭州市的上半年數據顯示,該市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兩大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6.9%和12.8%,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19.8和5.7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210.4%、工業機器人增長108.4%。

  此外,一些副省級城市的人才新政對經濟的作用也值得關注。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