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為提高重點區域環境監管效能,生態環境部啟動“千里眼計劃”,率先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全行政區域按照3千米×3千米劃分網格,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篩選出PM2.5年均濃度較高的3600個網格作為熱點網格,進行重點監管。
生態環境部環境監察局副局長趙群英透露,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逐步擴大“千里眼計劃”實施范圍,2018年10月前實施范圍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10月起增加汾渭平原11城市;2019年2月起增加長三角地區41城市,從而實現對重點區域的熱點網格監管全覆蓋。
趙群英介紹,生態環境部將研究通過地面監測微站和移動式監測設備(車載式或便攜式)等技術手段,綜合運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理念,探索構建“熱點網格+地面監測微站+移動式監測設備”的工作模式,深入實施“千里眼計劃”,細化執法監管區域,精密監控PM2.5等污染物質的濃度變化和異常時段,提升熱點網格日常監管和執法檢查的針對性和精準性,提高大氣污染監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