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加強社區補償教育關愛留守兒童
時間:2018-10-08 09:05:24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陳 靜 
       民政部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余人,與2016年全國摸排數據902萬余人相比,下降22.7%。另一組振奮人心的數據是,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比例從2016年的65.3%上升至2018年的78.2%。

  “留守”是人口遷移和流動的產物,留守兒童作為城市化過程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一直被全社會所關注和關愛。早在2016年,國務院就印發《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并于不久前同意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以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除了這些頂層設計外,各級政府以及社會組織在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健全關愛服務體系等方面綿綿用力,上述兩組數據就是這些努力及其成效的生動注腳。

  關愛和保護留守兒童,是一項良心工程,也是一項長期工程。讓每一位留守兒童在關愛中成長,需要我們付出百倍的耐心和熱情,在落實、落細上下足功夫。斯里蘭卡把留守兒童動態保護細化為有流動意愿、準備離開、兒童留守和家人返鄉四個階段并給予相應支持,最大限度減少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風險。目前我國也已建立了以政府為主導,法律保護、政策構建和資金支持相結合的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筆者在經過專項調研后認為,做好關愛全覆蓋,有必要建立并完善社區補償教育機制。

  兒童期是個體性格和社會行為形成的關鍵時期,實施社區補償教育能夠有針對性地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社區補償教育是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能力的監督、優化和促進機制,也是留守兒童社會關愛和保障機制的探索創新。以留守兒童及其家庭的“知識和能力”建設為核心,社區補償教育通過扎根鄉土的共同體意識塑造和社區記憶保護,將會提升村民社區參與意識,完善村莊自治能力,并最終夯實鄉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網絡。

  要加快探索兒童環境友好型城鄉社區建設,營造有益于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包容性成長空間。在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政策設計中,應該重視通過社區補償教育促進留守和流動兒童家庭教育能力治理,將社區營造為連接城鄉社會資源的紐帶和平臺。具體來說,一方面為家庭、兒童照料者以及社區居民提供育兒知識和方法的培訓,增進社區育兒保健、兒童社區融入、社區文化發展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另一方面,優化包容和關愛的城市社區環境,切實增進城鄉文化自然融合,讓鄉村兒童在“留守”和“流動”的身份轉換過程中具有安全感和歸屬感。

  (作者系華北電力大學法政系教師)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