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機器換人”漸成趨勢:在“農業奧林匹克”上感受農業供給側改革之力
時間:2018-11-07 16:03:19  來源:新華網  作者:陳晨 姚友明 

  依托北斗導航實現農機無人駕駛,可以24小時不間斷作業;用手機App控制水肥一體化滴灌設施,農民坐在家中就能“下地干活”……

  記者在被譽為“農業奧林匹克”的第25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上采訪了解到,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深化,我國農業生產方式正在加速向機械化生產轉變。一批自動化、智能化農業機械的涌現,讓“機器換人”在農業領域漸成趨勢。

  6日,山西省臨猗縣成學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成學第三次來到楊凌。此前兩次來參加農高會,他親眼看到了玉米免耕深松全層施肥精良播種機現場作業,深受震撼。回去后,他立即聯系廠家購買了農機,并成立了合作社。兩年來,合作社帶動60多戶群眾人均增收30%,人均年收入超過1萬元。

  “免耕播種機不用人工翻地,節省了大量人工成本,還能實現精準施肥,使玉米不易倒伏。”王成學說,這次來楊凌,他又看到了許多升級版的農業機械,不虛此行。

  連日來,在農高會的農業機械展區,許多現代化的農業機械前都圍攏著南來北往的農民參會者。一款北斗導航農機自動駕駛系統頗為引人關注,這個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多名教授創辦公司研發的設備,由衛星接收天線、北斗高精度衛星定位導航終端、行車控制器、角度傳感器等部分組成,安裝到農機上,可以使農機按照設定的路線自動完成起壟、播種、噴藥、收割等農田作業。

  該公司工作人員史云翔說,自動駕駛系統可以實現24小時全天候作業,將駕駛員解放出來,還能將人工操作時的“少重不漏”變為自動化的“不重不漏”作業,提高了作業效率。目前,這一系統已在黑龍江、新疆和內蒙古等地廣泛使用。

  農民“機器換人”的渴求得到滿足,印證了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在本屆農高會的國際農機裝備和新技術高峰論壇上,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李安寧介紹說,當前我國農機總動力近10億千瓦,種植業畝均動力0.41千瓦,超過美、日、韓等國。我國能夠生產14大類50個小類4000多種產品,成為世界農機生產大國。農業機械化的廣度、深度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

  “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67%。我國農業生產已由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轉向主要依靠機械動力,農業機械化進入了主導農業生產的新時期。”李安寧說。而隨著農村勞動力加快轉移、農業生產人工成本不斷攀升,能夠實現穩生產、提效率、降成本、增效益的“機器換人”也漸成趨勢。

  “機器換人”同樣體現在農業經營管理方式的變革中。在本屆農高會上,一些企業推出的智慧農業管理模式頗受歡迎。這些由濕度傳感器、攝像頭、空氣檢測儀、智能壓力表等構成的物聯網系統,無須人工采集,便可以為農民提供農業大數據支撐。經營著一處占地500畝高山特色蔬菜園區的陜西省太白縣綠蕾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艾科平,就期待著將物聯網系統引入園區。

  “我想把土壤溫度濕度傳感器等設備引到園子里,收集空氣、土壤、水分等第一手數據,從而實現精準化種植。”艾科平說,農業要提質增效,還得向科技和機器“要效益”。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