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為了給工業園區招工,村干部被下達了招工指標,完不成招工指標的村干部或被停職。為此,就在春節期間,這些村干部進行了熱火朝天的招工走訪工作,年后還有村干部準備去外省招工。
2019年初,各地的人工競爭已經初露端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不僅僅是東南沿海,一些中西部縣城工業園區也出現招工難現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江西某縣的情況就是如此:為了給工業園區招工,村干部被下達了招工指標,完不成招工指標的村干部或被停職。為此,就在春節期間,這些村干部進行了熱火朝天的招工走訪工作,年后還有村干部準備去外省招工。
一方面是蔓延的“招工難”,一方面許多城市入戶門檻一降再降。
2月13日,西安率先在二線城市中發布最低門檻的戶籍新政,這一新政的特點是,不僅對大學生放低門檻,同時對技校畢業生以及技術人才的落戶也放開。
種種跡象表明,如何為本地獲取足夠的勞動力,將是2019年許多城市和地區工作的重中之重。
村干部肩負招工“硬指標”
2019年春節剛過,江西某縣的村干部們在經歷了熱火朝天的春節招工后,又準備外出到其他省份招工人。
據了解,2018年該縣招商收獲頗豐,搶占了沿海城市向內地產業轉移的紅利,引進了20多家電子類工廠。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當地已經建設了科技園,重點布局電子電器產業,2019年將還有更多的工廠入駐。
一位老家在當地的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告訴記者,他春節回到江西老家后,發現“招工難”確實成為當地村干部的“年關”。
據當地村干部介紹,現已經入駐縣工業園的企業招普工要求,是年齡在18-50歲。“年齡要求最初是18-40歲,但因為招工難,將年齡上限提高到50歲,工作時間多是7:30-12:00和12:30-18:00。工人發計件工資,一個月正常情況能做到2500-4000元左右,企業還給員工交五險一金。”
2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該縣城一家電子企業招工負責人,對方表示,普通技術工人月薪3000元左右,技術主管月4000到6000,目前不好招人,“離招滿人還差很遠”。
為什么會出現招工難?
上述博士在調研中發現,原本在東南沿海的一些企業為了降低人工等成本,將產業轉移到內地。“但中部縣城招工也不容易。和我同齡的年輕人,大多愿意去廣東和浙江打工,收入高于縣城,且大城市生活更熱鬧。”
這位博士指出,從沿海回流到家鄉的工人,大多是因為成家后需要照顧孩子,但企業的工作時間與留在縣里的勞動力對工作時間的需求不相匹配,村里的人更愿意去一些小作坊去打零工,在照顧家里的同時也能掙錢。
為此,當地政府在解決“招工難”問題上下了狠功夫。在當地召開的春節前工作安排部署會上,春節期間產業園招工、招商引資、森林防火、農村垃圾治理等都是重點工作,其中招工被列到了首位。
地方要求在招工問題上蹲村領導親自抓,還要求各村對在外務工人員進行摸底排查,將其就業意向、相關需求登記在冊,積極幫助有意向回鄉就業的人員聯系相關企業,為其就業提供方便。
上述武漢大學博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當地要求年初六每個村帶去參加招聘的人數不能少于20人,初八時不能少于15人,初十不能少于7人。
“如果不能完成任務,書記們就要被停薪停職,專門做招工工作,直到完成工作任務才能恢復。某村村干部的招工任務是2019年要找到88位工人到企業去上班,工人要連續工作滿3個月,才算完成招工指標。”他說。
據他所知,當地有村干部準備春節后去外省招工,但春節后能否帶回來工人還是未知數。
而最新消息顯示,經過當地政府與招工單位協調,招工單位同意將拿計件工資的工作時間進一步放寬,希望能招到更多工人。
中西部城市放寬落戶條件
隨著人口紅利的下降,江西某縣城的案例絕非孤例,據媒體報道,湖北、四川等中西部多地縣城工業園,都出現類似的“一工難求”的情況。
而與縣城積極招工的情況類似,一些中西部城市在新年后進一步放寬戶籍政策,西安的戶籍新政甚至升級到全面的人口戰略,落戶門檻降到幾乎是二線城市中的最低。
2月13日,西安發布《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放寬我市部分戶籍準入條件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在學歷落戶方面,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含技校)畢業,或具備國民教育同等學歷的人員及留學回國人員。凡符合相關條件人員,可遷入西安市落戶。
符合落戶的條件包括,具有本科(含)以上學歷的,不受年齡限制;具有本科(不含)以下學歷的,年齡在45周歲(含)以下。此外,全國高等院校在校學生(教育部學信網在冊人員),均可遷入西安市落戶。
新政升級前,西安的政策規定的學歷落戶年齡條件是:具有本科(不含)以下學歷的,年齡在35周歲(含)以下;具有本科學歷的,年齡在45周歲(含)以下;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不受年齡限制。
西安此次新政最大的變化是對本科(含)以上學歷的無年齡限制。另外,新政還增加了“凡在我市依法注冊登記并正常經營的市場主體,其法定代表人、員工和個體經營者可遷入本市落戶”。
新增的“投資創業落戶”,將原“投資納稅落戶”和“青年創業落戶”合并,同時取消了納稅金額和年齡限制。
無疑,西安2019年的新版落戶政策,在專業人才落戶、技能人才落戶、安居落戶、學歷落戶、購房落戶等多種落戶形式上,均再次大幅放寬條件。
對比武漢、成都的政策來看,兩地在本科生落戶上均有年齡限制。南京、成都等二線城市也均對本科生落戶有年齡限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到兩位90后甘肅籍985高校畢業生,他們均選擇了在西安落戶。然而,大學畢業后他們目前都在北京工作,暫時沒有回西安的計劃。不過,在他們看來,西安依舊是西北的中心城市,能吸引甘肅、青海和陜西地市的年輕人落戶。
西安高新區的一家高科技企業負責人介紹,在招人方面,近兩年沒有高端人才明顯增加的跡象,但是隨著西安高調實施人口戰略的實踐和宣傳,讓更多外地商人看到這座古城的活力和固有的科教人才優勢,對城市招商有利。
而西安的“新一招”讓這座城市在人口上有了更多的“動能”。從2018年的城市遷入人口來看,2018年全年遷入的新西安人接近80萬,其中,博士以上1253人,碩士研究生26762人,本科生237543人;人才引進32126人,學歷落戶和人才引進占總遷入人口的63.5%。
一家已在武漢開設第二總部的創新教育企業負責人在春節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選擇在哪里開設第二總部,成本考量只是一個方面,關鍵是要看能否招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