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生活質量指數,廣州憑什么拿第一?
時間:2011-06-14 10:04:46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鄭佳欣 

    比市民心態,比生活成本,更比治理“城市病”成效

    為什么是廣州?首個《中國城市生活質量指數報告》日前揭盅,在全國30個省會城市排行中,廣州擊敗北京、上海,生活質量指數躍居全國第一,引來諸多專家和市民“圍觀”。

  生活成本比北京、上海等城市低、借力亞運治理“城市病”卓有成效、珠三角一體化助推……專家表示,廣州確實有成為第一的理由,而老百姓對此的爭議亦說明廣州的生活質量仍有提升的空間。

  “廣州躍居全國生活質量指數第一,歡迎大家來做客。”有市民在微博上發出這樣的邀請。

  ??比心態“不比爹,不比財,生活簡單”

  “原來廣州生活質量這么高,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中國城市生活質量指數報告》的發布,讓不少市民更加留心身邊的這座城市。

  據介紹,首個“生活質量指數”由一系列客觀指數和主觀指數加權得出。主觀指數包括收入、生活成本、醫療保障、生活環境、生活節奏及生活便利程度等滿意度;客觀指數包括人均財富、通貨膨脹率、綠地面積、恩格爾系數等。

  廣州生活質量指數全國第一,卻引來不少專家和市民“圍觀”與一番爭議:為什么是廣州?我們是不是“被幸福”了?

  面對爭議,有不少“粉絲”和市民自發爭相替廣州這個城市生活質量的“新科狀元”找答案:

  在網友許劍虹看來,廣州躍居第一,最大的因素是這幾年廣州治安好轉,“加分了”!

  海歸“USMBA”表示,廣州生活質量最高不奇怪,回國后不少從其它地方來的朋友都大贊廣州。“這是一個低調、友好、包容的城市。”

  有市民對廣州的這個“第一”做了一番幽默解讀:“這里不比爹,不比財,不比文憑,生活簡單,工作快樂。”

  “按這樣的算法,排第一并不意外。”節目主持人馬志海在微博上這樣寫到。

  他表示,在省會城市中,廣州的房價是一線城市中最低的;媒體發展較為成熟;廣州的生活相對寬松,窮有窮活富有富過,人與人之間相對平等。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廣東省省情調查與對策咨詢專家胡剛說,一些老百姓對廣州的全國第一并不“買賬”,也充分說明了廣州在生活質量上還有提升的空間。

  ??比成本生活較便利 費用相對低

  “在我的印象里,廣州還是第一次在類似幸福指數、生活質量等的全國評比里面拿到第一。”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彭澎說,很多人對廣州生活質量躍居全國第一感到意外,但是仔細分析,廣州確實有成為第一的理由。

  在彭澎等諸多學者看來,廣州更大的優勢在于從住房到吃穿用費用相對低,而生活便利等水平又是和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看齊。

  國家統計局廣州調查隊資料顯示:去年廣州市民在衣食住行上的消費價格總水平全部下降。而今年4月份,廣州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5.2%,比4月份廣東省CPI同比指數低0.3個百分點,比4月份全國CPI同比指數低0.1個百分點。

  “我們的住房焦慮感沒有北京、上海那么嚴重。”彭澎特別強調說。

  中國社科院去年發布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0—2011)》作橫向的城市間房價比較:廣州去年房價泡沫指數低于30%,在35個大中城市中位列第23位,低于一線城市和一些二三線城市。

  廣州市國土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縱向比較,2007年下半年至今的4年時間內,除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房價呈上漲態勢外,其余時間廣州房價保持平穩或呈平緩下降的態勢。今年5月的一手住宅價格12477元/平方米,與2007年10月的房價11574元/平方米相比,僅增長了7.8%,而這期間,廣州的GDP增長了56%,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48%。

  ??比治理“亞運給廣州加了分”

  與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一樣,廣州在經歷了經濟高速增長、城市急劇擴張后,也出現了環境質量下降、人文氣息減弱、交通擁堵、公共服務不足等工業化、城市化病癥。

  “城市病”成了城市居民欲罷不能的心結。城市生活質量排座次,背后是城市生活質量與治理“城市病”的互掰手腕。

  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不無擔憂地說:盡管目前廣州暫居首位,但是隨著人口、物流的增加,廣州可能會步北京、上海的后塵,讓位其他后發城市,廣州不能停步。

  “亞運給廣州加了分。”根據胡剛的觀察,從亞運會出發,廣州正在破題城市病、提升城市生活質量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步伐。

  以迎辦亞運會為契機,廣州通過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創造宜業宜居的優美環境,舉全市之力開展以水環境、空氣環境、交通環境和人居環境為重點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

  廣州的城市建設加快了5至10年。這意味著市民提早5至10年享受到了城市建設現代化的成果。

  如今,市民明顯感覺到廣州的公園綠地多了,漂亮房子多了,藍天白云多了,違章建筑少了,“臟亂差”黑點少了,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據統計,近幾年通過拆違建綠、拆圍透綠和規劃調整,僅老城區就增加了10.6平方公里的綠地,這還沒包括白云湖周邊的新建綠地。隨著各大公園相繼免費向市民開放,綠色與城市生活融為一體。

  “如果我們追求短期利益,把這個地拿出一半去搞房地產,至少可以收回1000億元,但是廣州沒這樣做,而是拉開建設、還綠于民。”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廣寧如此詮釋城市發展理念的改變。

  伴隨著《珠三角規劃綱要》頒布實施,珠三角一體化加速,這也成為廣州生活質量躍居全國之首的推動力。

  林江分析,珠三角一體化使廣州城市的空間相比其他省會城市,多出了縱深的腹地,同城化與輕軌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廣州的交通壓力。

  同樣,在珠三角一體化背景下開啟的環境質量的提升和生態狀況的改善,也讓廣州的人居環境再次升級。

  南方日報記者 鄭佳欣

  讓城市回到生活“原點”

  ?

  短評

  當廣州悄然登上生活質量指數排行榜首的時候,一些市民并沒有感同身受,有的說自己“被幸福”了,有人為自己拖了城市生活質量后腿“感到抱歉”。

  城市生活質量指數的對象是城市,而對幸福的觀感指向城市里的每位市民、每個家庭。在這個意義上,城市生活質量指數報告并不能完全涵蓋身處城市母體里紛繁復雜的個體現實情況,也不可能100%準確地進行記錄和描述。因此,有市民對“生活質量指數”提出疑問,這并不奇怪。

  毋須諱言,“城市病”不僅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成為沉疴,更在向二三線城市蔓延。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入托難、就醫難等諸多問題嚴重困擾著城市居民的生活。曾經的水鄉不再,曾經的田園不再,陌上花開的時節,堵在路上的人們早已沒有了“緩緩歸”的心境。

  在治理“城市病”的呼聲中,廣州市政府正在努力,努力使城市回到以人為本的“原點”。尤其是經過迎亞運綜合治理和實施一系列民生工程,市中心藍天日益增多,黑臭的河涌重煥生機,縱橫交錯的綠道讓低碳生活觸手可及……廣州破題治理“城市病”,不少地方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其成果是大多數市民有目共睹的。

  廣州城市發展模式正在從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正在轉向以人為本、注重公共服務的現代化軌道,未來的路仍然很長。不論是城市管理者還是城市居民,更應該把更多關注的目光投向事關幸福的細節,而不僅僅是盯著考核指標。

  讓每一個人都共享一座城市的幸福。我們期待著這樣的場景。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