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大連6月19日電 (記者 趙建華)伴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中國城市的森林面積不斷擴大。面對各地不斷加快的綠化速度,有研究者建議結合各自特點,冷靜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居住在城鎮的人口已接近6.66億人,占總人口的49.68%。10年間中國城鎮人口比重上升了13.46個百分點。
期間,中國對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視度不斷提高,森林作為重要基礎設施已被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經過大規模的人工造林,城市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
但一些城市在快速綠化的過程中鮮有自己的特色,生態人文內涵缺失。在大連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上,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彭鎮華在其提交的報告中表示,在一味“求快、求大、求新、求洋氣”的思想風潮下,城市綠化被不斷以“運動式”推進,導致城市綠化的過度人工化、模式化和盲目西化。
彭鎮華認為,應減少人工干預,充分利用自然潛力,杜絕“大樹進城”、“大樹截干”等違背生態倫理道德的行為。各地應結合各自特點,冷靜選擇適合自己的城市綠化發展之路。
論壇期間,同濟大學教授劉濱誼也表示,不少中國城市的綠化建設偏重人工化、園林化,遠離自然。今后應走向自然,減少人造的亭臺樓閣。“景觀十年,風景百年,風土千年”,城市建設還應制定長遠計劃、做超前的準備。
19日,第八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通過了《大連宣言》。《宣言》希望各地多植樹造林,踐行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的幸福家園,讓綠色和城市共發展、共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