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逢雨必澇”對城市化的拷問 鄧佑標
時間:2011-06-24 10:16:15  來源: 解放軍報  作者:鄧佑標 

  北京23日下午突降暴雨,網民就開始調侃“北京新八景”:“二環觀海”“地鐵瀑布”等等。最近一段時期,國內多個城市也都上演著相似的一幕:武漢一夜成“澤國”,杭州上演“水漫金山”,上海地鐵變身“水簾洞”,南昌繁華街道可行舟……一座座鮮亮的城市瞬間化作“水城”,市民們調侃著“出門就看海”,以此化解出行不便、財產損失的諸般無奈。

  “逢雨必澇”持續經年,我們的城市到底怎么了?調查顯示,一夜成“澤國”的武漢,城市排水標準僅可應對“一年一遇”。有的網民就此指出:城市積水就像積病,動輒內澇的根子不去,群眾就心病難除。

  有關專家指出,由于熱島效應,大城市正成為暴雨襲擊的中心。再加上極端氣象事件頻發,城市排水系統面臨的考驗其實相當嚴峻。近年來城市現代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卻掩蓋了快速城市化滋生的一些不良傾向,使之沒有得到有效的克服。

  話說回來,“逢雨必澇”并不是“中國特色”,而是許多國家在城市化進程中遭遇的普遍“陣痛”。以鄰國日本為例,上世紀80年代的一場暴雨,不僅使東京2萬多輛汽車受災,還造成了80多人死亡。為此,日本人專門發明了“城市型水災”這個名詞,并采取了斷然措施防范災害再次發生:在大阪和東京修建地下河,直徑10余米,長度數十公里,將低洼地區雨水導入地下河,排入海中。日本政府出臺的《下水道法》,對下水道的排水能力和各項技術指標都作出了嚴格規定,并硬性規定在城市中每開發一公頃土地,應附設500立方米的雨洪調蓄池。

  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要通過科學發展來解決。破除“逢雨必澇”的尷尬,首先要做的就是將抵御災害的能力納入城市建設的重要考評指標,要根據所處地理位置的綜合環境作出科學預測,進行合理的長遠規劃。其中的關鍵是各級政府官員要強化執政為民理念,加強學習,把握城市發展規律,做出科學決策,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到處都痛推倒重來”的瞎折騰做法。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