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浪財經報道,6月8日-10日舉辦的“功成于韌 —— 大變革時代的中國信念”2020新浪財經云端峰會上,城市化委員會委員、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長肖金成出席并發表了主題為“疫情影響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演講。肖金成長期研究區域經濟,主要是區域發展和區域合作,“在研究區域發展的時候,我就發現影響區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行政的分割?!彼M一步解釋稱,我國的行政區是歷史形成的,隨著歷史的發展行政區從大到小,分割得越來越細。這種分割實際上影響要素的流動,影響了區域的市場,也影響了區域的發展。受疫情的影響,國際的供應鏈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不僅是國際貿易,國際的供應鏈也受到很大沖擊。
肖金成表示,應對疫情,我們要建立國內的供應鏈,而這實際上就要跨行政區。“比如原來用的是外國的零部件,疫情影響,外國的零部件來不了。我們能否在國內建立國內的布局。比如東部沿海生產某產品,能不能把零部件的生產在國內建立新的國內供應鏈,在西部或者中部建立生產基地,實際上有利于我們在國內的發展?!?/p>
肖金成還提到,疫情之下,我國的國際市場受到沖擊,國內市場也應該突破行政分割。過去沿海地區主要靠國際貿易,生產的產品賣給歐美,賣給國外,很難面向國內市場,因為國內市場在需求方面要求很高。現在感覺到應該發掘國內市場的潛力?!皩嶋H上就是在疫情背景,我們要發揮國家大、人口多的優勢。14億人消費水平的提高,意味著市場的擴大?!?/p>
以下為發言實錄:
肖金成:大家好!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一個老話題,實際上我們過去講國際形勢總離不開兩句話:第一句話是“經濟全球化”。第二句話是“區域經濟一體化”。這兩“化”說了很多年,這兩句話是什么含義呢?實際上經濟全球化大家都清楚,商品在全世界流動,資本在全世界流動,人、資金、信息也都在全世界流動,實際上這就構成了經濟全球化。為什么后邊又來一個區域經濟一體化呢?我認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對經濟全球化的一個應對之策。因為經濟全球化是誰推動的?是跨國公司推動的,是國際財團推動的。因為他們為了取得利潤,它要降低成本,這樣能取得更好的效益,要戰略市場。第二,有些國家感覺到抵御不了沖擊,在產業發展方面還有經濟方面。怎么辦呢?他們就采取了相鄰國家組織一個區域,這個區域建立一個機制,用非關稅的辦法,我們這幾個國家零關稅或者是低關稅。第二,我們的商品在這個區域內具有競爭優勢,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背景就是應對經濟全球化。
我們把這兩句話連一起考慮。當然經濟全球化實際上給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都帶來了好處,因為發展中國家缺少資本,但是勞動力豐富。資本來了,勞動力都找到了就業崗位,成本下降了,所以商品的價格也下降了。這樣商品輸送到發達國家,發達國家的居民收入很高,但是他的消費成本又降低了。所以,給發達國家也帶來了很大的好處。本來是大家都得到好處的事,但是由于國與國的發展階段不一樣、發展水平不一樣,有些國家就感覺到全球化也給本國帶來了挑戰。所以,區域經濟一體化在這個背景下就出現了。比如說像歐盟、東盟、亞太都是國際的區域合作架構。實際上奧巴馬時代推出來TPP和TPIP,也是他們希望在WTO背景下建立一個區域合作的新的架構。這就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在國際上的表現。
今天由于前兩位都是談國內,因為我長期研究區域經濟,我就研究兩個領域,一個領域就是區域發展。第二個領域是區域合作。我在研究區域發展的時候,我就發現影響區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行政的分割。因為我們的行政區是歷史形成的,比如說在秦漢時期出現了郡縣制,郡縣制就分成郡和縣,這就是個行政區,劃一個邊界,邊界之間實際上形成了分割。然后有了省、市、縣、鄉,這都是行政區。這種行政區從大到小,分割得越來越細。這種分割實際上影響要素的流動,影響了區域的市場,也影響了區域的發展。
當時我報的題目是“疫情背景下”,或者是“應對疫情”,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有什么關系?其實在疫情期間,受疫情的影響,國際的供應鏈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不僅是國際貿易,國際的供應鏈也受到很大沖擊。應對疫情,我們能不能建立國內的供應鏈?國內的供應鏈實際上就要跨行政區。比如原來用的是外國的零部件,但是外國疫情影響,外國的零部件來不了,他們不上班,我能不能在國內建立國內的布局。比如東部沿海生產什么產品,能不能把這個零部件的生產在國內建立新的國內供應鏈,在西部或者中部,因為零部件一般是在成本比較低的地方來生產,建立生產基地,能不能在國內建立新的供應基地或者是生產基地,實際上有利于我們在國內的發展。
另外,我們的國際市場受到沖擊,我們的國內市場能不能突破行政分割。過去沿海地區主要靠國際貿易,生產的產品賣給歐美,賣給國外,很難面向國內市場,因為國內市場在需求方面要求很高?,F在感覺到應該發掘國內市場的潛力。實際上就是在疫情背景,我們要發揮我們國家大的優勢、人口多的優勢。14億人消費水平的提高,意味著市場的擴大。過去當然國際市場,咱們都愿意買物美價廉的商品,銷售不發愁,也是每年都提高,但是現在可能就沒有過去的這種情況,我們要在新的國際環境下,我們能不能發掘我們的國內市場,開辟國內市場,擴大國內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