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民俗專家:端午節文化內涵豐厚,堪稱中國的“詩人節”“體育節”和“衛生節”
時間:2020-06-24 14:24:15  來源:新華網  作者:周潤健 

    紀念屈原、龍舟競渡、插艾懸蒲……端午佳節將至。民俗專家表示,歷史悠久的端午節文化內涵豐厚,堪稱中國的“詩人節”“體育節”和“衛生節”。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說,關于端午節的來源,影響深遠、廣泛的一種說法是紀念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抗日戰爭初期,廣大知識分子為振奮全民族的愛國精神,一致認為,應將端午節定為中國的“詩人節”。后來由于戰爭等原因,“詩人節”紀念活動漸趨式微。

  “中國本來就是‘詩歌的國度’。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我們不妨過一個‘詩人節’,向屈原致敬,向詩歌致敬,向傳統文化致敬。”羅澍偉說。

  端午節不僅是“詩人節”,還是“體育節”。羅澍偉介紹,賽龍舟是端午節一項重要的習俗活動。劃龍舟進行比賽,是“取其輕利”,看誰劃得最快。在“鼓擊春雷”“棹歌亂響”中,水面艘艘龍舟,猶如“飛鳧”,御風疾駛,棹影翻飛。為了增加觀賞性和刺激性,參賽龍舟到達終點時,劃龍舟者還要“翻身徑入”水中,搶奪設在水中的浮標。“龍舟競渡”和“搶標”,把端午的節日氣氛推向了高潮。

  “如今,龍舟比賽已發展成國內外有特色的體育賽事,將端午節看成是‘體育節’,可說是實至名歸。”羅澍偉認為。

  農歷五月,氣溫驟升,瘟毒為害,古人稱之為“惡月”,視五月初五為“惡日”。因此,這一天的傳統習俗,是預防疾病和保持健康。

  “端午節的驅毒避惡習俗,實際上多與講衛生、防疾病有關,如插蒲草、艾葉,懸菖蒲,蘭湯沐浴,用草木灰水煮粽子,采藥斗百草,藥酒外用避毒蟲等。從傳統防疫角度看,這些特殊的習俗活動有助于消瘟毒,除穢氣,改善個人衛生。所以,視端午節為‘衛生節’,也是恰如其分的。”羅澍偉說。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