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化率現狀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首次對我國建國以來城市化發展歷程與變化規律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學部主席團成員李京文和國務院參事、中國工程勘察大師王秉忱都認為:“《報告》首次通過中國非農人口占中國總人口的比例發布城市化率,詳實地分析了我國不同發展階段的城市化發展狀況,填補了我國城市化研究體系中的空白。”
《報告》通過調查發現我國在解放初期城市化進程緩慢,城市化率比較低,1949年城市化率只有17.43%,到1952年城市化率反而下降到了14.42%;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化進程發展迅速,城市化率也由1978年的15.82%,提高到2006年的32.53%,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城市化率在30%以下為初級發展階段,30%和70%為中期加速階段,70%以上為后期成熟型發展階段。按照這一標準,中國目前剛剛進入了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階段。
《報告》通過對政策背景、國際背景、經濟社會背景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分析。認為,面對中國處于城市化加速的客觀現實,需要一個組織機構發布城市化的最新狀況,推動中國城市化能夠有序和諧地向前發展。針對我國的城市化發展進程,經歷了“解放初期、大躍進、文化大革命與改革開放”等特殊時期。報告在進行城市化率統計與計算時,始終堅持“尊重歷史、立足長遠;實事求是、數據說明;尊重科學、不斷完善”三大原則,實屬難能可貴。相信,隨著城市化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中國的城市化率發布工作,將在今后的發展中不斷得到完善。
《報告》認為,開展全國范圍的城市化率研究,將有利于國家大政方針的制訂,有利于中國社會經濟和諧發展,有利于地區協調發展,有利于提升城市活力,有利于增強城市發展后勁,有利于加快城市化進程,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通過發布各省市的城市化率,既能展示城市化水平較高城市的風采,同時其成功經驗也能被別人所借鑒。這必將有利于中國的城市化發展。
《報告》還對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發現存在下列較為特殊的情況與問題:第一、非農人口統計口徑尚存“漏洞”;第二、城市化率指標存在單一性;第三、城市化率的高低并非衡量城市經濟的唯一指標。據此,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中國城市化率現狀調查報告》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于2007年11月成立的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設立的《中國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工程》重點攻關研究課題。(
《中國城市化率現狀調查報告》白皮書電子版下載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