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中小城市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仍低
時間:2011-09-29 09:54:04  來源:中國商報 

     按照最新的劃分標準,全國共2212個中小城市,經濟總量已達21.02萬億元,占據國民經濟半壁江山。然而,中小城市的城鎮化率僅為31.7%,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9月17日發布的《中國中小城市綠皮書》指出,中小城市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重點及貫通結點,城鎮化水平過低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已愈來愈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城鎮化發展受嚴重制約

  在這次由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高峰論壇組委會、東北亞開發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評價體系研究成果發布暨第八屆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高峰論壇上,現場發布的2011年《中國中小城市綠皮書》總體反映了2010年我國中小城市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現狀: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響和輻射的區域的城市化率為31.7%。中國當前的城市化率為47.3%,而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則高達80%以上。

  “近年來,我國中小城市經濟發展較快,截至2010年底,我國共有中小城市2212個。到2010年末,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響和輻射的行政區面積達92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96.57%;總人口達10.07億,占全國總人口的75.1%。經濟總量達21.02萬億元,占全國經濟總量的55.34%。”

  中小城市論壇組委會主席、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鄭新立(微博)在論壇上指出,由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過多地依賴于沿海和大城市地區,使得現階段我國城鎮化發展總體上滯后于經濟發展,而這又更多地表現在中小城市城鎮化發展的滯后上。政策上傾斜沿海地區和大城市,導致我國中小城市城鎮化發展在空間、規模、速度等方面極度不平衡,發展整體缺乏活力,對吸納農村人口、集聚產業、為現代化農業發展提供多方面服務的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的發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配置效率大幅降低,農村地區投入不斷下降,城鄉發展嚴重不均衡。相關數據顯示,1987年至2008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已從2.17:1上升到3.33: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呈逐年增大趨勢。

  “總體來看,目前我國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矛盾還十分突出,中小城市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水平還較低,區域之間、城市之間的發展還很不平衡,許多中小城市存在著發展規劃性差,工業不強、農業薄弱、農村落后,城鄉收入差距過大,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不同步等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2010年中小城市的登記失業率為5.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1個百分點。中小城市31.7%的城鎮化率遠遠低于全國47.3%的水平,這種差距還突出表現為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餐飲、住宿、房地產、金融、商業等服務功能薄弱,城鎮建設與產業發展融合度不高,城鎮化對經濟發展的帶動力和對農村轉移人口的承載能力不強。”

  在論壇上發布的“2011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顯示,2011年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指數為67.0,與2010年相比提高了2.2。從分區域情況看,東部地區仍然表現最好,領先于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另外,2011年中國中小城市投資潛力指數為79.5,與2010年相比略有提高。

  雙流模式突出中國特色

  “雙流是成都市城鄉一體化的一個典型,它利用區位優勢,發展西航港經濟開發區,并將新能源產業作為工業的主導產業。低碳、高產的新能源產業是一個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籌碼。此次會議選擇在雙流縣召開,就是希望全國各地中小城市的決策者到雙流實地學習城鄉統籌的先進做法。”

  鄭新立對記者表示,雙流縣的“一城三基地”戰略,即建設以體育、文化、生態、宜居、航都為特征的國內一流的空港現代生態田園大城市和以新能源產業為龍頭的現代制造業基地、以臨空經濟為引領的成都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基地、以集體化集約化為特征的成都近郊現代農業發展示范基地。2010年,雙流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1億元、增長1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50元、增長12.8%,農民人均純收入9030元、增長17%。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連續16年位居全省十強縣榜首。可以說,雙流縣在統籌城鄉發展和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進程中,提出了關于土地制度、戶籍制度、社會組織制度、社會保障全方位覆蓋以及完整的創新方案,走出了一條可以借鑒的發展之路。

  記者了解到,四川省雙流縣在全國率先提出“工業向園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三個集中發展的發展模式,后來被成都市概括為統籌城鄉發展新模式,之后得到國家有關部門批準成為“全國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在城鄉統籌發展中,雙流縣編制完成了新農村建設示范片總體規劃和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村落民居等專項規劃,建設了45個新農村。其中,雙流金橋鎮昆山村、永安鎮白果村、三星鎮南新村成為全國新農村建設的“亮點村”。此外,雙流建設了彭鎮沿河村等47個環保生態文明村,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縣。

  中小城市科學發展評價體系研究課題組專家、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司司長李兵弟表示,十二五規劃強調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發展道路,中國特色城鎮化發展道路的重要內涵之一就是走城鄉有別的發展道路。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農產品(14.00,-0.11,-0.78%)生產和消費大國,也是資源相對缺乏,生態環境矛盾突出的大國,針對這樣的國情,我們不可能走西方一些國家分散化的城鎮發展道路,而必須走相對集中緊湊、城鄉有別的城鎮化道路,確立有差異化的城鄉建設科學發展指導思想。

  李兵弟強調,要把城鎮化的重點真正轉到促進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上來。中小城市在城鄉發展結構中承上啟下,既是工業化的重要載體,又是農業產業化的服務依托,還是城鎮化的基礎支撐。為此要強化以下三個方面工作。第一,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與區域中心城市功能提升、人口合理聚集和農業現代化結合起來,合理確定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功能和發展目標。加強中小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承載力和吸引力。第二,積極開展縣域鎮村體系規劃,出臺促進國家重點鎮發展的扶持政策,將政府支配的公共資源優先向重點鎮配置。第三,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東部地區要進一步完善城鎮功能,促進區域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中部地區要加大對縣城、中心鎮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促進城鎮支農產業發展;西部地區重點發展工貿、旅游和邊境小城鎮,完善公共服務網絡,提高為周邊農村地區服務的水平。

  李兵弟在綠皮書中建議,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已將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作為重點支持對象,各級政府要認真領會中央的政策,充分認識到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性,創造條件推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優化空間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承接產業轉移,提升城鎮品質。要在制度安排、政策引導、措施落實等方面給予保障和支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推進城鎮化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吸引各類生產要素和市場要素向城鎮集中,優化各類資源配置,尊重城鎮發展優勝劣汰的自然過程。更加注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不因建設而使資源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犧牲,進而阻礙經濟發展;不因歷史文化遺產的毀壞而失去特色和吸引力,進而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