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黃鐵路公司遵循“源于國鐵,優于國鐵”的理念,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至2010年底,累計運送煤炭9.73億噸,上繳國家稅收106億元。2010年運輸收入突破百億元大關,資產保值增值率為110.95%,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如今,公司瞄準世界鐵路重載化發展方向,加緊實施年運量3.5億噸擴能改造工程,為國民經濟發展構建強有力的戰略支撐。
抓住機遇,合理打造能源運輸生產力布局。我們以建設“綠色、高效、數字化”鐵路為目標,努力確保我國西煤東運第二大通道重載化的成功。首先,抓住機遇推進公司改革與發展。1997年底亞洲金融危機前后,千里朔黃鐵路全線開工,到2000年5月18日臨管運營,10萬建設大軍用3年時間完成了這項跨世紀的特大工程。面對2008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公司積極實施列入國家規劃的“擴能改造工程”,不斷提升鐵路裝備水平、公司發展的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其次,完善路網布局不斷擴充運能。朔黃鐵路東連天津濱海新區、環渤海經濟帶和黃河三角洲地區,向西直達我國西部腹地,成為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橋梁與紐帶。公司加快實施“北上南下”戰略,盡快形成以朔黃鐵路為東西干線,黃萬、黃大鐵路南北縱貫、“一路對多港”的運輸格局,力爭2012年底達到3.5億噸以上的年運輸能力。第三,開展重載鐵路運輸技術攻關。重載運輸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技術復雜。面對全線落差大、彎道多、橋梁隧道線路長等困難,公司積極開展科技攻關。承擔了“重載鐵路橋梁和路基檢測與強化技術研究”的國家“863”計劃重要課題,目前已通過科技部課題中期檢查?!笆濉逼陂g,公司即將邁入集高科技、大能力、先進性于一體的世界先進重載鐵路行業。
著力打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要掌握好重載鐵路技術,必須使持續創新能力融入產業升級的全過程。一是重投入不斷完善創新體系建設。我們建立了以公司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3年來公司投入研發資金近億元,在加大原始創新的同時,不斷加大技術改造的力度。10千伏電力線路大都架設在人跡罕至的山區,一旦發生故障將難以查找。原平分公司組織技術人員進行了長達兩年的科技攻關,完成了“10千伏電力線路故障自動判斷與隔離系統”的課題,只需兩秒鐘時間,就能自動判斷故障段并實施自動隔離。二是依托國家“863”計劃發揮創新主體作用。針對朔黃鐵路原有設計標準不夠高而運能需求大的矛盾,公司與國內相關院校、科研院所協作攻關,先后完成“大軸重載單元列車技術研究”和“機車重載無線同步操作控制系統”,后者填補了國內空白,可延長朔黃重載鐵路鋼軌使用壽命50%以上,項目總體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三是引進與創新并舉,不斷增強科技支撐能力。堅持改造傳統運輸技術與發展新技術并舉、引進消化吸收與再創新并舉、引進來與走出去并舉的原則,不斷增強科技保安全、保暢通的能力。積極參與世界重載鐵路運輸領域的技術交流,2009年,引進加拿大凱爾森公司鋼軌摩擦控制技術項目,使重載鐵路脫軌系數明顯降低,引進貝氏體尖軌和轍叉等新產品,提高了重載鐵路鋼軌的使用壽命和運輸安全性。一項工程先后獲鐵道部“火車頭”優質工程一等獎、第七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16項成果獲國家專利,17項成果獲軟件著作權。
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近年來,公司以綜合運輸信息系統和資源管理系統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朔黃鐵路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第一,以信息化建設提升“數字化”鐵路水平。2008年公司建成了國內鐵路第一條萬兆通訊交換網絡,2010年底,公司全線40個車站的分散自律式調度集中系統全部開通使用。綜合運輸信息系統的運行,為打造“數字化”鐵路提供了現代化保障體系。第二,以流程再造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公司堅持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相結合,通過管理創新,消除技術創新的各種機制障礙,以流程再造為基礎,為技術創新提供有力支撐。不斷實施管理流程再造和工序工藝流程優化,共梳理、調整和優化流程517個。與國內外先進鐵路公司進行對標工作,找準差距并持續改進,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第三,以辦公自動化系統提升管理效率。為了提升和優化決策機制,建立高效的協同管理機制,將產、運、銷、人、財、物全部納入到資源管理系統中。2008年9月10日,資源管理系統成功上線運行,使千里朔黃鐵路線上的4級組織的業務、流程和信息,得到及時高效、有序可控、全程共享的溝通處理,管理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鐵路公司。我們依靠科技進步大力推動節能減排。通過電力機車再生制動技術改造等節能項目研究,每年可節約電力費用129萬元。在公司機關所在地利用地熱供暖和員工洗浴,每年可節煤8000多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350噸;在黃(驊)萬(家碼頭)鐵路沿線,對1.6萬平米房屋全部采用地源熱泵技術,每年節約燃煤約1120噸。在朔黃鐵路沿線的10個站區,采用太陽能洗浴方式,每年節煤800噸。在打造綠色企業同時,我們積極承擔企業公民責任。10年來公司為3家股東分紅136億元,現代企業制度的優越性得到充分體現。2006年,公司先后投資8000余萬元,對鐵路沿線的村莊、學?;蚓用駞^的路段,采取設置聲屏障、加高磚圍墻、加裝隔聲窗等措施,逐步治理鐵路沿線村莊的噪聲污染。近3年來,在鐵路沿線捐資助教投入達1350余萬元,支援地方教育事業和經濟發展。在公司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的基礎上,我們努力改善員工生產生活條件。朔黃鐵路有半數路段處于高山峻嶺中,工作和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為使員工享受到公司發展成果,在海拔1534米的神池南站,建起了2萬平方米的高層單身公寓,讓2500余名員工享受到星級標準的服務;提高艱苦地區和勞動強度較大崗位的補貼標準;改善了沿線員工食堂、圖書室、浴室、醫務室、洗衣房與健身設施。實施員工“幸福工程”, 對過去身份不同的所有員工都實行了合同制并健全了五項社會保險,為運輸一線員工建立了人身意外傷害和意外醫療保險;大力實施困難幫扶活動,使困難員工感受到公司大家庭的溫暖。
10年間,公司年運量從2000年的547萬噸增加到去年的1.636億噸;主營業務收入從2.7億元提高到107.24億元;單位運輸成本下降了53.2%,資產負債率保持在29%的水平上。有8項綜合指標在國內同行業領先,有2項在國際同行業領先。隨著兩萬噸重載列車的開行,朔黃鐵路公司將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