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豬肉進口激增 多國搶灘中國市場 進口量遠不抵消費量 平抑價格作用有限
時間:2011-11-02 10:30:32  來源:經濟參考報 
       高漲的豬肉價格,吸引著“洋豬肉”漂洋過海登陸中國市場。繼今年美國大規模向中國出口豬肉之后,墨西哥、芬蘭等國似乎也嗅到了中國豬肉市場的商機,近期紛紛組團來華開展“豬肉貿易之旅”。
  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份,中國進口豬肉及其副產品達到87萬噸,同比增長44.6%。業內人士指出,進口豬肉量對于彌補國內供需缺口只是“杯水車薪”。隨著豬肉等農副產品需求的大幅增長,中國應該更好地通過農產品進口來平衡國內市場。

  激增 豬肉單月進口量創新高

  記者從中國墨西哥商會了解到,11月1日至15日,由墨西哥農業部副部長率領的農牧產品商業代表團對中國進行訪問。11月2日,代表團將在北京與中國肉類協會、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舉行會談,并簽訂合作協議。
  墨西哥農牧產品商業代表團主要是由與豬肉相關的企業和協會組成,包括墨西哥豬肉企業聯合會、墨西哥豬肉出口商協會、墨西哥豬肉集團等。2011年9月,中國政府已經批準了墨西哥豬肉制品進入中國市場。
  墨西哥并非近期來華開展“豬肉貿易之旅”的首個國家。10月底,芬蘭農林部部長率團來到中國,與國家質檢總局就中國從芬蘭輸入豬肉的檢疫和獸醫衛生條件簽署了議定書,這意味著芬蘭將首次實現對中國出口豬肉。
  “現在中國豬肉價格明顯高于國際市場價格,對于豬肉生產相對過剩的國家來說,這自然是一個商機?!敝袊缈圃恨r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分析師郭會勇認為,由于經濟形勢低迷,國外的豬肉消費量下降不少,而中國今年豬肉緊缺,所以國外企業加大了對中國的出口力度。
  據了解,中國主要從美國、歐盟、加拿大等國進口豬肉,在2007年至2008年那一輪豬肉價格的大漲過程中,中國進口豬肉量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以出口量計算,2008年中國曾是美國的第二大豬肉出口市場。2009年,由于“豬流感”疫情的爆發,中國曾一度暫停了從美國、墨西哥等市場進口豬肉制品。
  美國農業部10月份發布的報告顯示,由于國內供應跟不上需求的增長,2011年中國豬肉進口量將達到55萬噸,比2010年增加10多萬噸。截至8月份,中國累計從美國進口豬肉2.66億磅,成為美國豬肉的第五大進口國。其中7月和8月單月進口量激增至0.44億磅和0.65億磅,環比分別上漲63.6%和49.8%。
  據商務部日前發布的農產品報告,1至9月份,中國進口豬肉及其副產品達到87萬噸,同比增長44.6%。其中9月份進口量為14.2萬噸,創下單月新高。前三大進口來源國分別為美國、丹麥和加拿大,來自美國的進口數量和金額的增幅均超過700%。與此同時,中國出口豬肉的數量則出現了下降。
  另據上海海關的最新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上海關區累計進口豬肉5.9萬噸,價值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激增1.8倍和4.3倍。其中9月當月進口量更是創下歷史新高,進口平均價格進一步上漲至每噸2171美元,為2008年8月以來首次突破每噸2000美元。

  局限 進口難解供需之渴 豬肉價格仍將反彈

  商務部11月1日公布的食用農產品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截至上周(10月24日至30日),豬肉價格連續6周下跌,累計降幅約5%。
  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分析稱,由于5月份以來豬價大漲并持續高位,政府增加豬肉進口量,并于上個月開始大量到岸進入市場,這是近期豬價下跌的原因之一。
  郭會勇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現在進口的都是凍豬肉,進口凍豬肉目前到岸價為每斤7元多,而國內的價格超過每斤10元,進口豬肉存在價格優勢。
  李國祥認為,大量進口豬肉主要起到調節的作用,對于平抑國內豬肉價格會有一定效果。中國豬肉供需缺口不是特別大,而進口豬肉的價格較低,能夠成為“關鍵的少數”。豬肉消費具有季節性特點,尤其在消費旺季的時候,進口豬肉對市場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然而,進口豬肉的增長難以從根本上改善供需矛盾。郭會勇認為,全球豬肉貿易量是600多萬噸,而中國豬肉消費量達到5000萬噸,豬肉進口對于彌補國內的供需缺口只是“杯水車薪”。
  由于散戶大量退出、疫病等因素的影響,今年生豬供給出現較大缺口。隨著豬肉價格的一路走高,養殖戶仔豬存欄的熱情一度高漲,但最終決定生豬供應的母豬補欄進度卻并不理想。為了增加市場供應、平抑豬肉價格,政府采取了投放儲備肉、增加豬肉進口等措施。
  馮永輝認為,由于去年母豬補欄積極性較低,因此存欄、出欄增加的動力主要來自于今年夏季成活率的提升,而非前期母豬存欄的大量增加。隨著消費旺季的到來,南方做臘肉的需求將有望成為階段性下跌的拐點,并帶動豬價進入反彈通道。

  趨勢 豬肉大量進口或呈現常態化

  在業內人士看來,豬肉進口大增的背后還隱藏著飼料緊缺的問題。郭會勇認為,因為玉米、大豆等飼料原料緊缺,需要大量進口,通過加大豬肉的進口量可以減小對原料的依賴,大量進口豬肉以后可能會常態化。
  一般而言,玉米等飼料成本占生豬養殖成本的60%以上。2010年,中國首次從美國大規模進口玉米,成為玉米凈進口國。今年以來,玉米價格屢創新高,供需缺口明顯,預計進口量仍然不小。
  李國祥認為,如果要滿足老百姓消費水平提高對肉類的需求,中國每年可能要進口一兩千萬噸玉米,這對于國家保障糧食安全來說是不現實的,而進口豬肉相對沒有那么敏感。
  相比于小麥、玉米、棉花等種植作物,我國豬肉在國際貿易中具有較高的比較優勢。李國祥認為,隨著玉米等成本大幅上漲,豬肉這幾年喪失了一部分競爭優勢,但并沒有完全喪失。豬肉進口會不會像大豆和植物油一樣依賴國際市場,這取決于玉米等飼料能否滿足生豬生產的需求。
  事實上,中國農產品的進口正呈現出逆差不斷擴大的趨勢。2000年以來,我國農產品進口波動上升,進口額的年均增幅一直高于出口額年均增幅。2004年,我國農產品貿易首次出現逆差;2010年,在世界經濟恢復性增長的同時,中國農產品貿易出現了歷史上最大的逆差值。其中畜產品、水產品、水果、蔬菜等品種的進口出現快速上升的勢頭。
  農業部農貿促進中心有關人士介紹說,目前我國農產品貿易伙伴有240多個,進口農產品可多達1500多種,對繁榮我國市場、調劑余缺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國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較為旺盛,對肉類、乳品、水果、蔬菜和水產品等的需求都有可能增加。
  有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從長期來看,隨著城鎮化和農村消費水平的提高,豬肉等農副產品的需求還會有很大的增長,因此中國還是需要進口一部分農產品。適當降低自給率,利用好國際市場,看準時機買進,這比在國內通過補貼等方式來提高農產品產量的成本可能會更低。
  李國祥認為,中國農業已經到了必須統籌“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時期。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購買力增強,需求彈性減小。要想穩定國家經濟、保障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在豬肉出現周期性波動和嚴重疫情,出現較大的供需缺口的時候,進口豬肉是極其重要的。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