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武漢12月25日電(記者 徐金波)2天前再次當選中共武漢市委書記的阮成發,25日在接受20余家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段,該市將秉承“敢為人先,最求卓越”的城市精神,當仁不讓地建設成為中國中部地區中心城市,進而實現大武漢新的復興。
阮成發說,武漢是一個非常好干事情、成就夢想的地方,4年前他回到武漢任市長,就立下了一個志愿,要為這個城市的發展做貢獻。“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幾年武漢城市大建設,在拆遷過程中,他對此深有感觸。為了修地鐵、修高速公路,有些只有二、三十年歷史的建筑卻被迫拆除,同時眾多百年建筑卻依舊輝煌。
在感到惋惜之余,他常常自己反思,現在做的建筑能不能流傳百年。“很簡單的道理,你自己做這個事的時候沒有想到長遠的目的,那也肯定達不到這個目標。”為此,在制定研究武漢未來五年發展目標的時候,新一屆的武漢市委確立了五年乃至更長遠的目標。
“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武漢的比較優勢,武漢必須成為國家中心城市,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阮成發擲地有聲。武漢在歷史上已經有了地位,從洋務運動、辛亥革命、保衛大武漢、建國初期一直到改革開放初期,武漢在中國的地位僅次于三個直轄市。
阮成發表示,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并非是一種空想。武漢市新一輪發展規劃里面國務院的批示非常明確——武漢是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況且武漢現在的經濟體量、城市規模、人才規模以及交通、人才等等因素,在中部地區位居第一,武漢當仁不讓要真正成為中部的中心。4天的黨代會,他走遍了全部23個代表團,聆聽了100多位代表的發言,大家都感受到鼓舞、信心、動力、壓力和責任。
“我們可以反過來考慮這個問題,如果國家在中部確立一個中心城市不是武漢,武漢能不能接受?肯定無法接受”。所以在新一輪的城市競爭過程當中,武漢必須成為中部的國家中心城市,這個當仁不讓。誰在武漢的主要領導崗位上,坐這個位置,誰都有責任和壓力,而且要有這個信心,必須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否則就有愧于歷史使命和武漢人民,這是城市發展的必然。
為此,他提出武漢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奮斗目標:以建設幸福武漢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建設生態宜居武漢、文明武漢為支撐,圍繞建設國家創新中心、國家先進制造業中心和國家商貿物流中心,不斷增強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努力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將武漢建設成為立足中部、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國家中心城市,實現大武漢新的偉大復興。
為實現上述目標,未來5年武漢將努力實現七大跨越:綜合經濟實力實現跨越;改革創新實現跨越;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實現跨越;城市形態布局和功能實現跨越;城市國際化水平實現跨越;文化發展實現跨越;社會管理創新實現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