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都訊昨日,記者從省文物局了解到,廣東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已完成。經過4年多調查,廣東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37156處,其中新發現27110處。韶關始興縣長圍村圍屋和佛山市順德糖廠舊廠房,入選“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
據廣東省文物博物館學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始興縣羅壩鎮的長圍村圍屋,由圍樓和民居組成,坐北向南,建于清代咸豐五年(1855年)。面闊52 米,進深92 .2米。圍樓呈長方形,四層高15米。整座民居為河石瓦木構筑。圍內中間天井,二層四周出靠欄(走廊)。整組建筑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客家圍屋。
值得關注的是,近現代以來,珠三角地區作為西方思想傳播和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歷史發展的軌跡中保存下來了很多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此次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中,順德糖廠就是較有代表性的建筑。
據介紹,順德糖廠是1934年陳濟棠興辦地方實業時,投資330萬元建成,是近代中國第一代機械化甘蔗糖廠。該廠由捷克斯可達工廠連工包料承建,尚存四棟早期廠房,包括制糖車間、壓榨車間和成品糖倉庫兩間。
然而,專家指出,通過此次普查,也發現一些地方至今依然對文物“重發現、輕保護”,或者把文物保護與經濟建設對立起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