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從事水產養殖20多年的昆山淀山湖鎮蝦蟹養殖戶龔明豐聊及“現代化”時說:“現在生產條件越來越好,居住環境越來越美,生活越過越滋潤,昆山提出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我們感到生活更有盼頭了!雖是農民,生活在農村,但我們也要建設現代化、享受現代化”。
在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來自昆山社會各界的近2000名市民共聚一堂,吹響了昆山市決勝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號角。
什么是現代化?即便是發達國家也不能給出完美的答案。但“現代化”卻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對夢寐以求的生活狀態的一次新追求。
江蘇省昆山市是中國縣域經濟的龍頭,30多年間,從一個農業縣迅速崛起為經濟總量超2100億元,人均GDP超20000美元的工業經濟高地。先后經歷了農轉工、內轉外、散轉聚、低轉高四個階段,并進入“大轉強”發展新階段。其周邊縣域發展軌跡多為相似。
去年10月29日,作為全國百強縣之首的昆山率先發布中國縣級城市中首個區域性基本現代化指標體系,分為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社會進步、民主法治、生態環境共五大類28項34個指標,超50%指標參照了國際通用標準,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標準值設定為20000美元以上;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標準值設定為40%;城市化水平設定為70%等。2005年底,昆山率先實現江蘇全面小康社會指標,在已出臺的34項現代化指標中,有7項指標昆山也已超過既定標準值。
昆山市委書記管愛國認為,相對于全面小康社會建設而言,經濟增長、群眾富裕并不等同于現代化,而是更多地取決于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受和認可程度。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不是量的簡單擴張,而是質的全面提升。
他表示,發展更科學、社會更和諧、生態更文明、文化更繁榮和人民更幸福“五個更”是現代化的新標準、新內涵,要使老百姓真正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現代化。同時他坦言,昆山在收入差距、文化需求、交通出行、生態環境、醫療服務、新昆山人融合等方面仍存在著不足。“決勝現代化,我們必須要有‘定則必做、做則必成’的精氣神,建成現代化新樣板”。
據悉,2012年昆山將著力實施教育惠民、生態宜居、公交優先、環境改善、公共文化提升、菜籃子和米袋子等“九大”重點實事工程,共涉及具體工程項目154項,總投資約792億元,當年預計投資307億元。這些工程的實施,將更好地促進民生事業均衡優質發展。
想象著現代化的昆山,每個人甜蜜在心。“今年我們將舉全區之力推進光電產業發展壯大,力爭全年實現產值800億元,爭取在做到‘國內最大’基礎上,加快向‘世界一流’邁進。科技創新首當其沖,積極打造產業發展新航母、產業轉型新平臺,著重突破綜保區功能,加強與太倉港聯動發展,促進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實現新發展”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顧劍玉底氣十足。
蓬朗街道的陳云娥說,今年我們將強化社區富民合作社建設,不斷提高盈利能力、加大增收力度;積極探索保障幫扶新機制,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和企業退休人員的服務工作,強化對社區弱勢群體的幫扶救助,不讓一位居民在現代化建設中“掉隊”。
新昆山人王光榮1998年離開蘇北泗陽老家,來昆打工。他說,近年來昆山惠民政策的出臺加速,我們外來務工者今年將更充分享有“市民待遇”,擁有更好的發展機會。作為一個技能型新市民,將為建設幸福家園、為城市創新發展作出新貢獻。
農民代表龔明豐說,現在的新農民,跟過去大不一樣,我們也注意學習,定期參加各類技能培訓。以前是“靠天吃飯、靠地產出”,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現在,走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實行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品牌化建設。幾年前,他牽頭成立了淀山湖永興蝦蟹養殖專業合作社,首批會員26人,養殖面積擴大到660畝。合作社不僅推廣應用蝦蟹生態養殖技術,還建起了產供銷一條龍的體系,有效提升了養殖戶的收益。2011年,合作社畝均凈收益達到5000多元。下一步,他們要讓更多養殖戶加入合作社,推行標準化生產,擴大產供銷通道,打響自己的品牌,帶動更多農戶共同富裕。
除了勞動,他們也追求精神文化享受,經常到戶外健身點活動活動,鍛煉身體,到文體活動室娛樂娛樂,聽聽戲,唱唱曲。“腰包鼓了,生活也要更豐富多彩”。
昆山市委書記管愛國表示,昆山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已是背水一戰,才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2010年昆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23元,人均期望壽命超過80歲,每萬人擁有人才數達1322人,文教娛樂支出占比19%,人均公共文化體育設施面積2.55平方米……相較于2005年都有了大幅增長,人們對生活的期望值更高。
南京大學洪銀興教授認為:“昆山的基本現代化指標,可以說是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現在大家都在研究現代化,每個地方都在尋找它的參照系,在我看來,研究昆山這樣一個縣域經濟范圍內的現代化指標,示范作用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