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晚,市民陳嘉明乘坐西安地鐵2號線。他說,以前出去跑業務都是乘公交,又擠又慢,地鐵2號線開通后,時常穿梭于城市南北的他就把地鐵當成了首 選交通工具,現在幾乎每天都要坐一兩次地鐵實習記者張喆攝【報告去年情況】以31個重點示范鎮為抓手,采取社區式規劃、專項資金扶持、用地指標傾斜、專業 干部駐鎮包抓等方式,加快建設農民幸福家園,開工468個項目,完成投資50億元。全年農村居民進城落戶115萬人,全省城鎮化率達到47%。
【報告今年目標】今年我省將完善各項保障措施,推行一元化戶籍管理,繼續推進有條件的農村居民進城落戶。今年力爭90萬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優先解決在城市出生的非城鎮戶籍青少年落戶,使他們盡快融入城市生活。
將今年定為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年,推廣楊凌示范區模式,依托龍頭企業和經營大戶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
緊緊抓住移民搬遷和推進有條件農民進城兩大重點,全面落實國家新十年扶貧綱要,按照2500元的扶貧標準確定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范圍和對象,實現最低生活保障、基本養老保險和扶貧政策的有效銜接,實施集中連片地區扶貧攻堅,今年使60萬人擺脫貧困。
【報告解讀】
一元戶籍陜西先行
省公安廳有關負責人:
一元化戶籍管理是指在全省逐步取消城鄉分割的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性質及其他性質的戶口類別,按照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的原則,實行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管理制度,即一元化管理,統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戶口”。陜西是西北五省區中最先實行這一制度的省份。
本報記者劉立春
交通暢
解決好設施建設問題
【報告去年情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3800公里,西安咸陽機場擴建工程基本完工和西安地鐵二號線通車運營,成為陜西發展階段的新標志。
【報告今年目標】今年安排固定資產投資1.2萬億元,重點支持基礎設施、農業、民生、優勢特色產業和生態環保等方面的項目建設。加快建設西成客運專線,鐵路建設規模1500公里,開工建設寶漢高速和沿黃公路,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4000公里。
加快建設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和關中城鎮群。繼續推進西咸新區建設。加快43個重點縣的城市化步伐,繼續抓好31個重點示范鎮。
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大中城市要突出以“完善城市功能、強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為重點的宜居城市建設。嚴格執行城市規劃,合理確定城市發 展的邊界、規模、定位和人口密度。堅決杜絕“攤大餅”式發展。以垃圾、污水處理設施為重點搞好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好大中城市交通設施建設問題,治理交 通秩序。深化數字陜西建設,發展智慧城市,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報告解讀】
“五縱五橫”路網連接西咸
西咸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軍:西咸新區今年會在促進西咸交通一體化上下工夫。新區提出“五縱五橫”的骨架路網規劃,將五個組團和兩個市的主要道路連接起來。
“五橫”之一的蘭池大道咸陽到包茂高速段已通車。蘭池大道跨渭河部分的橋正在建設,預計5月通車,到時從蘭池大道可直接進入西安城北。
今年還會重點開工建設四條路。縱向是秦漢大道和正陽大道。秦漢大道今年5月即可跨渭河。正陽大道的正陽大橋10月開工,正陽大道建成后,從涇陽縣正陽鎮一路下來,可接到張家堡,接到西安市政府。
還有“兩橫”,一條是紅光大道,從西大街出去,穿過渭河,穿過灃東新城,到灃西新城。另一條是灃涇大道,既是橫也是縱,橫是沿渭河北,和蘭池大道是平行的,通過涇河新城、空港新城、秦漢新城,進入灃東新城。本報記者馮強
特色游
打造30個古鎮
【報告去年情況】成功舉辦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園178天,入園人數突破1500萬人次。全省全年接待境內外游客1.84億人次,旅游總收入1325億元,分別增長26.3%和34.7%。
【報告今年目標】增開西安至境內外重點城市的航線和航班,加強旅游境外促銷和星級酒店建設,規范發展大秦嶺旅游,啟動建設陳爐、鳳凰、青木川等30個特色旅游古鎮,打造鄉村旅游精品。
【報告解讀】
古鎮建設規劃期限為10年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30個特色旅游古鎮包括周至縣厚畛子鎮、戶縣祖庵鎮、藍田縣葛牌鎮;麟游縣九城宮鎮、鳳翔縣城關鎮、鳳縣雙石鋪 鎮、岐山縣鳳鳴鎮;武功縣武功鎮、永壽縣永坪鎮;銅川市印臺區陳爐鎮、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白水縣林皋鎮、大荔縣朝邑鎮;吳起縣鐵邊城鎮、子長縣安定鎮; 神木縣高家堡鎮、橫山縣波羅古鎮、綏德縣名州鎮;寧強縣青木川鎮、洋縣華陽鎮、南鄭縣青樹鎮、留壩縣留侯鎮、勉縣武侯鎮;石泉縣城關鎮、旬陽縣蜀河鎮、漢 陰縣雙河口鎮、白河縣城關鎮;柞水縣鳳凰鎮、山陽縣漫川關鎮、鎮安縣云蓋寺鎮。
文化旅游古鎮建設規劃的期限一般為10年,近期為2012~2015年,應優先安排核心景區、旅游服務基地和生活居住基地等的建設內容。
本報記者劉兢
文化強
推廣一元劇場
【報告去年情況】全省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全部免費開放,漢長安城等大遺址保護重點項目啟動實施,成功舉辦了第六屆陜西省藝術節,《西京故事》等一批精品力作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
【報告今年目標】以建設文化強省“八大工程”為抓手,加大投入,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
加快建立覆蓋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支持免費開放的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拓展與職能相適應的服務項目。年內實現行政村農家書屋全覆蓋。支持群眾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大力推廣“一元劇場”。
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延安精神和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不斷深化公民道德建設,樹立“愛國守信、勤勞質樸、寬厚包容、尚德重禮、務實進取”的陜西人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