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新聞網訊(記者 陳志強 通訊員 吳慶安)“過去住在深山里,信息不靈,交通不便。現在生活環境好了,就業環境也好了。”近日,移民搬遷到集鎮安置的新羅區白沙鎮營岐村村民李志中高興地說。
去年以來,白沙鎮小城鎮建設已累計完成投資23.34億元,小城鎮規模初顯并帶動農民增收和產業升級。
感受最深的是移民了。小溪、樟坑、營斗三個村因白沙水庫建設,2004年整體搬遷,沿省道兩邊集中安置,2008年安置小區基本建成,但因為小城鎮的規模不大,當時農民的店面很難出租,現在不僅店面緊張,租金也從當初的200元漲到了現在的700元,農民一次可增收3萬多元。呂鳳村是白沙鎮的邊遠村,450多位村民得益于造福工程和中心鎮建設的優惠政策,不僅在集鎮安置,還享受老宅基地退耕還林政策,每畝可獲補助6萬多元。除了村民這些明顯看得到的變化,當地的運輸、餐飲、建材等相關產業從業人員也都從中受益。
小城鎮建設帶來了企業的入駐。由福建梅花山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海西農業大觀園一期占地5000畝,每天聘請當地農民五六十人,月工資上千元。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恒興竹制品廠過去屬小而散的傳統粗放型企業,原來生產半成品竹木制品,產品附加值低,工廠經過改造后,產品附加值得到了提高,精細竹產品暢銷廣東、浙江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