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市領導密集拜訪央企和招商引才的信息,近期頻頻出現在《襄陽日報》上。這一情況,正向人們傳達著一個信息:襄陽這座山水名城,正進入城市“后營銷時代”。
城市“后營銷時代”源于“城市營銷”。而“城市營銷”概念最早由菲利普·科特勒的“國家營銷”理念衍生而來,是把城市視同一個企業,將城市的各種資源,以現代市場營銷手段,向目標受眾或目標客戶宣傳或兜售,目的是廣泛吸引更多的可用社會資源來推動城市良性發展,滿足城市人民物質文化生活需求。
乍一看,“后營銷”和“營銷”也就是一字之差,但二者所體現的高度、深度、廣度完全不同。
后營銷戰略的根本點是城市的整體競爭觀,是站在整個城市的高度進行運作,高點定位、高端發展、高層推動。不以犧牲城市的整體利益來達到某一局部目標。這從“四個襄陽”的內涵即可看出:產業襄陽是核心,都市襄陽是載體,文化襄陽是特色,綠色襄陽是靈魂。不因注重產業而影響整個現代大都市的布局、發展,不因注重產業發展而忽略環境,更不因只注重經濟而忽略文化核心建設。“四個襄陽”齊頭并進體現了提升襄陽整體競爭力的辯證統一,這和以往只重城市經濟、只重GDP的營銷模式相比,高度完全不同。
“后營銷時代”的運作方式是深度營銷:首先是“深”挖優勢獨特資源,建立戰略區域。一個城市包括很多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地理資源、產業環境、投資環境、人居環境、政策資源等等。如我市聯手福田汽車打造特種車基地、建立峴山國家級風景區正是深挖優勢資源,做強做大的表現。其次“深”在建立聯銷體系,建立合作互贏的伙伴關系。聯銷體系的要旨就是不僅用足自己一雙手的優勢,還要聯合若干個好伙伴的手,以此聯合出拳的力度翻番,模式翻倍。把襄陽古隆中和世界級名地三峽、武當山、神龍架等打包營銷,就是一個極好的借勢營銷互利互贏的聯銷體系。而范銳平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暢通資源配置大通道,推動中西部城市集群發展的建議,是把聯銷和伙伴關系做到極致。“深”還在于交流,實現與客戶的深度溝通。目前我市的營銷交流深度史無前例,而且是以市委書記和市長為客戶顧問的深層次、高頻度交流。如頻頻拜訪恒天集團、中冶集團、福田汽車等大型企業集團;建立領導聯系制為企業解難;在清華大學誠攬高層次人才等。這種深度交流通過傳達政策和地方發展戰略,深度地影響客戶投資襄陽的傾向和偏好。
“后營銷時代”的活力體現在廣度上,是全方位的營銷。全方位營銷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個別客戶的需求為起點,整合城市的全面關系網絡,以客戶的忠誠度和客戶終生的使用價值來取得發展。城市的全方位營銷,要向前延伸,向更高層營銷襄陽的整體戰略規劃。向后也要擴展,向客戶和人才提供全程配套的服務和資源,落實招來的商、引來的資高效全方位使用。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動態的、全程的營銷范式。范銳平提出希望國務院支持襄陽修編城市規劃,指出2010年國務院批復的襄陽城市總體規劃已經不能指導和滿足建設需要,就是在向前延伸的營銷。至于向后擴展,我市已在理念上上下同心,下一步就在于落實。
對襄陽城市空間進行的戰略規劃,同步進行的東津新城遠景規劃、起步區概念性規劃及核心城市設計,向各大企業伸出橄欖枝、向清華等高校人才拋出繡球,這一切無疑是“后營銷時代”理念的嫻熟應用。有新理念指引,有大動作運營,有高重視態度,相信城市大發展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