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柳明 :中國城鎮化水平和質量亟待提高
時間:2012-03-30 09:08:41
來源:光明網 作者:齊柳明
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1.27%,城市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在國際上引起巨大轟動。在中國快速城鎮化成績面前,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中國將如何培育與發展中小城市、破解農民工融入城市難題、實現城鎮可持續性發展,已經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3月25日,中央多個部委以及地方省市領導、聯合國及多國代表、國內外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等,聚集上海“2012中國城鎮化高層國際論壇”,共同研究探討相關問題。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始終致力于探索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和自身特點的城市發展道路。上海是一個相對城市化發展比較快的地區。2011年,上海人均生產總值達1.2萬美元。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貿易中心的建設,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但上海也出現了先富先老,外來人口,環境能源等問題。例如土地問題,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上海土地利用效率存在差距。建設用地的產出率是紐約的1/29,香港的1/14。最好的漕河涇開發區每平方公里工業產值200億元,而臺灣新竹是513億元。所以執行最嚴格的土地制度已經刻不容緩。上海市常務副市長楊雄表示:“要解決好這些矛盾和問題,上海必須在國家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不移地走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道路。”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樺說:“中國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在面對城市化規劃及政策制訂時,更加要吸取好的經驗,因為這是塑造中國的未來,以及21世紀中國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我是非常相信人治的社會,我相信一個好的社會,人們是能夠安居樂業,在一個社區里面很舒適地工作、學習和生活。”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表示:“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和工業化水平相比,仍然明顯滯后,不僅結構上低于多數處于同等發展階段的國家,同時城鎮化的質量也亟待提高。”推進城鎮化要實現三個目標,第一,要城鄉規劃發展要求一體化。第二,要實現城鄉之間的要素流通一體化。第三,要實現城鄉之間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城市農民工問題是一個焦點,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表示:“進入城市的農民工和他們的家屬,都迫切要求改變自己的地位,這是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但在我國農民工進城落戶,各種矛盾糾集,長期解決不了。國外的一些做法可以參考,比如泰國曼谷有300萬農民工,曼谷農政委員會將民工分成兩類,來賺錢之后回家蓋房子,或是想成為曼谷人。曼谷規定,想賺錢回去的,就到勞動局報到上工傷保險。想成為曼谷人,就要交納各種稅費8年,之后政府認可。“給了人自由充分的選擇,同時給了社會、給了政府一個過渡的機會。”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說:“實現城市化與可持續發展的雙贏,必須要控制開發強度。”開發強度是指一個區域當中城市建設的空間比重,包括城市建筑區、工礦區、交通用地等,開發強度和城市化水平密切相關。2000年我國城市化水平36%,城市空間6萬平方公里,開發強度3.2%。2008年我國城市化水平49.9%,城市空間8.7萬平方公里,開發強度3.6%。同期開發強度,德國13%,荷蘭12%,日本8.3%。但是,我國60%是山地和高原。適宜工業和城市化的面積是180萬平方公里,扣除耕地和已有城市空間,今后適宜城鎮和工業化的面積只有27萬平方公里,已經不多。另外一些城市開發強度已很高,比如上海近7037平方公里,開發強度36.5%,如扣除崇明、長興、橫沙三個島,開發強度50%,已經很高。北京16410平方公里,山區10417平方公里,平原6390平方公里,開發強度48%。開發強度高,說明一定空間集聚的經濟和人口規模多,意味著生態空間和農業空間相對在減少。因此,在城市和工業開發土地應用上,應該具有緊迫感。
引起專家學者注意的是,在快速城鎮化過程中,一定要避免農村的凋敝,農業的衰敗和農民的被邊緣化,而且問題非常迫切。2011年,我國糧食產量11424億斤。在這個極好年景,糧食、植物油、棉花、食糖和豬肉都在進口。2011年進口糧食1200億斤,糧食自給率總體不足90%;進口植物油627萬噸,60%依賴國際市場;進口棉花330萬噸,超過國內棉花產量的一半;進口食糖200多萬噸;進口豬肉250多萬噸。說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趕不上生活水平的需要。城市化的過程中,利潤往城市流動不可避免,而怎么保證農業不衰退,是一個非常尖銳的命題。楊偉民表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這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階段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把更多的資源去支持農民、農村的發展,這個事不能倒過來做。如果倒過來做,總有一天我們連吃飯都會成問題。”
與會嘉賓們圍繞著“城鎮化與可持續發展” 、“農民工社會融入”、“城市發展與城市規劃”、“綠色城市發展”等重點、熱點問題展開多視角、深層次的探討。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研究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商務部、國土部、住建部、上海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中科院、上海同濟大學、哈爾濱市、廈門市、四平市等領導出席論壇并發言。歐盟、日本、新加坡、印度、英國、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世界銀行等國際著名專家代表在論壇上進行了有益的探討,為中國的城鎮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國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