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傳統端午節遇“空殼化”尷尬 文化認同漸行漸遠
時間:2012-06-24 10:41: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冽瑋 張一辰 

  一年一度端午節,23日早晨,家住西安豐盛園小區的蕭霖格在父母的督促下,去給親戚長輩送粽子。她無奈地發現,2008年已被正式定為法定假日的端午節,在眾多的“80后”眼里,如同一個加長版的周末,插艾草、佩香囊、悼屈子等民俗文化正流失殆盡,而這只是中國傳統節日窘境的一個縮影。

  在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圖譜中,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被視為四大傳統節日。近年來,中國政府在倡導民俗文化回歸方面不遺余力,從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法定節假日。2009年,端午節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相比官方的高調,民間“草根階層”的認同感明顯人氣不足,中國傳統節日中的文化底蘊正逐漸從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記憶中消失,如清明節的踏青、中秋節的賞月、端午節的祛病消災等。傳統節日悄然演變成為只會吃或玩的“假日”,而節日中真正蘊含的文化內涵卻在簡化和消逝。

  陜西師大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王大衛認為,吃月餅、吃湯圓、吃粽子使傳統節日更似“舌尖上的表演”。近年來生活水平的提升,國人的餐桌“每天都像過年”,很多與“吃”相關的民俗,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危機。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80后、“90后”對節日起源、民間習俗、文化內涵等知之甚少,甚至連“吃”也只是一個禮節而已,傳統節日“空殼化”現狀令人唏噓。

  中新社記者在西安街頭看到,許多超市門口醒目地寫著“6月23日端午節,別忘了吃粽子”。一位正在超市買粽子的少婦告訴記者,小時候還見過奶奶摘粽葉、包粽子,如今爸媽也不會做,買幾個回家應景。

  “這跟我們家的情況一樣。”微博上有網友評論說,所有人都知道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但絕大多數家庭已不再有闔家動手包粽子的溫馨畫面。

  “年輕一代在生活、學習中,對傳統節日及其文化內涵的接觸與認知了解甚少,加之傳統節日都按農歷日期來計算,這對于習慣了公歷的年輕人也造成記憶‘障礙’。”西安財經學院大二學生邢博洋如是說。

  陜西民俗學會副會長孔正一表示,中國的傳統節日大都以拜祭、祭祀祖先與神靈為主要內容,而在一個更強調“眼見為實”的時代,情人節的巧克力、母親節的康乃馨則更讓人們的情感寄托落到實處,看得見摸得著。

  西安民俗學者王智指出,節日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一環,也是維系社會交往和國民認同的重要紐帶。面對全球化的浪潮,如果年輕一代沒有機會接觸與感知傳統文化,則會增加他們對傳統文化的陌生感。他建議,政府需要依托民俗學會等民間機構,創造環境和條件加強傳統文化教育,讓更多的民眾參與傳統節日文化活動,成為傳統節日文化精髓傳承的關鍵。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