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綠春縣剛修好的二級公路試通車不到兩個月,就有一段路整體塌掉飛下了懸崖,一輛正好路過的面包車因此墜崖,造成一死兩傷、一人失蹤的慘劇。
云南綠春縣剛修好的二級公路試通車不到兩個月,就有一段路整體塌掉飛下了懸崖,一輛正好路過的面包車因此墜崖,造成一死兩傷、一人失蹤的慘劇。(7月5日《北京晨報》)
剛剛通車就塌了,這條路因此被網友質疑為“正宗的豆腐渣工程”,但在綠春縣縣委宣傳部部長李麗紅看來,這條總投資高達42.18億元的公路卻“絕對沒問題”,路之所以會塌,是因為最近當地普降大雨,并且,局部單點暴雨現象非常突出,這才導致公路發生山體滑坡。李部長還補充說,綠春這個公路坍塌的區域原本就土質疏松,每當雨季來臨時,發生山體滑坡是正常的事情。
按李部長的說法,這次的公路坍塌事件純屬不可避免的天災,如果真是這樣,這條公路不要說塌掉了50米,就是塌掉了500米、5000米,死傷者再多,大家也只能感嘆“上天無情”了。但說實話,李部長的“天災論”卻并沒有多大的說服力,至少,我沒能從她簡單的表態中看出下雨和公路坍塌的必然聯系。
不錯,懷疑公路為豆腐渣工程的人們,現在也還拿不出足夠的證據,他們的質疑,只是來自“公路剛通車兩個月就塌掉”這一直觀上的強烈反差。也許,我只是說也許,公路坍塌的確是雨量過大導致的山體滑坡所致,但當地有關部門要想讓大家相信公路坍塌是天災,絕不能簡單地否定豆腐渣工程。并且,以不容置疑的口氣提出幾無論據支撐的天災論。提出質疑的人們,沒有獲得證據的能力,他們只能憑借自己的直觀感受來判斷,但當地有關部門卻占有絕對的信息優勢,完全有能力通過翔實的證據來證明李部長提出的“天災論”。但當地有關部門恰恰沒有這么做,除了“雨量大、局部單點暴雨”這樣的抽象描述,根本沒給出精確的、有說服力的證據。事實上,如果真是天災,這些證據并不難給出——最近幾天當地的雨量到底達到了多大?是多少年未遇的暴雨?這樣的雨量導致山體滑坡的概率有多高?這些數據,當地氣象和建設部門完全可以很快拿出來。
此外,就算“天災論”成立吧,那么,既然明明知道公路所經過的路段“土質疏松,容易發生山體滑坡”,為什么還要在此冒險修公路?修這條公路,到底有沒有考慮到土質疏松的特殊地質條件?最終又是按照什么樣的強度標準來設計建設的?
但如今,這些核心證據一概秘而不宣,焦點更是避而不談,只是拋出一個干癟的“天災論”,你叫大家怎么相信?《中國青年報》7月5日報道說,一項調查顯示,71.8%的受訪者確認身邊普遍存在習慣性質疑者。習慣性質疑之所以廣泛存在,何嘗不是屢屢不說實話給人落下的壞印象,何嘗不是一些熱點事件中釋疑不夠所致?何嘗不是對“我說什么你就要信什么”的本能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