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9日,“平衡與發展 可持續的中國房地產”2012博鰲房地產論壇正式開幕。論壇組委會消息顯示,2012博鰲房地產論壇出席嘉賓陣容和參會人數,均已確定超越此前任何一屆。 此次論壇嘉賓陣容雄厚,國內知名地產大腕、專家學者等均出席了2012博鰲房地產論壇。
目前市場處于一種極其微妙的轉折點中,房地產也急需要尋找一條可持續的發展之路,讓行業不再是眾矢之的,不再會暴起暴落,但對大多數開發商來說“轉型”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今天下午,星河灣集團董事副總裁梁上燕女士發表的演講可以為當下市場指明一條路。
大家都在說繼續觀望?還是繼續等待?還是自己積極爭取轉型?轉身?因此,昨天在香港討論跨界轉型,星河灣集團做酒店、做酒業,轉型了嗎?沒有,我們不會把我們做了十多二十年,隨著中國地產快速發展的三十年所積累的經驗拋下,這是不負責的,也是不應該的。
在經濟轉型中,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生態環境日益惡劣的當今社會,我們是不是要依靠自然資源和要素投入驅動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到更多依靠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各類創新活動的現代經濟發展方式上來,促進產業升級,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
還有一點,今年初開始文化轉型必然擺在我們面前,對科學技術的迷信,對物資享受的崇拜,對倒退文化的贊賞,對傳統文明的不自信等等,讓中國在對文化領域的控制與輸出上加快步伐,加強中國文化實力將成為2012年中國的中心任務,2012年,文化戰略將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未來十年,養老的、文化產業等等,都有比過去更大的機會。
對于房地產的調控,早上大家說肯定成為常態。那么,以上的轉型意味著政策傾斜將越來越遠離住宅房產領域中,新的價值評判標準漸現中,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將成為常態。
城市化、城鎮化預計到2020年,中國城市化率將達到55%,其中1.5億中國人將完成從農民到市民的空間、身份轉換。2012年,中國作為城市化國家的元年,現在中國人口城市化率大概是51.27%,按發達國家70%的標準,接下去將是中國的城市化率最快速的20年。
同時,城市化也是社會生產力變革所引起的人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居住方式改變的過程。我們也相信它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文化格局水平發展的重要標志,我們還有20%的增長。因此,早上教育部前部長說了,生態環境應該擺在第一位,友好經濟、社會公平模式也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模式。
這對房企意味著,對于大部分房企而言,現在是吻別房地產發展的黃金時代,但對于那些把握中國城市化機會的房企而言,正是欠收房地產發展的白銀時代的大好機會,因此將有更多開發大體量城市級項目的可能性和機會。城市化進程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如痛失了中國城市自身的特性,導致城市改造的諸多惡果,原有的城市價值遺失。曾經的人文生態滿目瘡痍;記憶中的城市形態,空間結構不復存在…房企在未來要跟上時代步伐,這是一個關鍵。
社會與地產行業的價值體系轉變,政府也表現出對房地產企業在可持續的稅收、促進民生建設,推動社會自治三大方面的需求。中午我和很多專家吃飯,他們在研究生態、社區,十多年前我們就把一個地產項目定位在一個社區,一個心情盛開的地方,并不是把它作為賣樓廣告語。同時,幸福指數成為政府職能重要的一項指標,追求幸福指數是未來各個城市所追求的主旋律。
這對房企意味著社會及地產行業的價值評判標準已經由硬及軟的轉變,房企應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在推動社區自治、社區文化發展方面下更多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