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城鎮化暨兩區同建研討會會場
8月20日,德州市舉辦城鎮化暨兩區同建研討會,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中國統計學會副會長賀鏗,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黨國英作報告。中共德州市委書記吳翠云、德州市市長陳先運,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秘書長蔡義鴻,德州市領導蘭忠良、滿春重、史好泉、韓建亭、翟長生、鐘玲、邵自升,市委、市政府特邀咨詢麻然華、孫路軍、張躍中,等出席。
德州市委副書記滿春重主持會議
中共德州市委常委、副市長翟長生介紹德州市兩區同建工作情況
齊河縣負責同志作典型發言
禹城市房寺鎮負責同志作典型發言
黨國英從德州兩區同建的意義及兩區同建中要注重人口分布、農業園區和社會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他強調:“地方黨委、政府怎么抓好城鎮化?首先必須按照基本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做事。在此基礎上,始終兼顧發展的效率、社會的平等以及政治的穩定,才能確保城鎮化的進程不出偏差。 ”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黨國英作報告
賀鏗在報告中說:“我覺得德州目前的發展理念有一定的代表性,通過兩區同建促進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最終實現城鄉統籌,這一思路至少從目前看應該說是比較正確的,相信通過繼續探索會成為城鄉統籌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模式。但要注意的是,城鎮化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這就要求地方黨委、政府必須盡量多做長遠打算。比如當前,各地應該多做一些打基礎的工作,這樣一個地方的城鎮化進程才有可能取得一個較為理想的結果。 ”他還指出,發展現代化農業的要素和城市化需要重心向下等觀點。報告內容翔實、結構嚴謹、形式活潑,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指導性和針對性。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中國統計學會副會長賀鏗作報告
從2008年至今,德州的兩區同建工作在歷經合并村莊、班子選舉、全面規劃、啟動建設和兩區同建等5個階段的不懈努力,現已取得一定成績。黨國英認為,目前德州的發展速度已明顯加快,經濟結構轉好,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條件也比以前更加優越。在社會平等方面,他認為,目前德州城鄉差距在不斷縮小,尤其從人均收入這一方面看,城鄉差距縮小的幅度更為明顯。同時,隨著兩區同建的不斷深入,德州的基層民主工作進一步加強,《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得到了很好的落實,保證社會穩定所需要的物質基礎也比以前更為雄厚。
賀鏗肯定了德州發展產業園區的做法。他認為,地方黨委、政府應該強化社會化服務,進一步突出農民在產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 “這樣農民的利益才會更有保障,生產經營方式也能變得更加靈活,最終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 ”
如何在既有基礎上,把德州的兩區同建抓得更好?黨國英建議:“首先必須結合我國城鎮化的發展規律,把相關規劃進一步完善。同時,社會治理目標需要提高,相應措施需要跟進,產業組織需要更加完善,農業現代化需要加快推進。在具體工作中,尤其要慎重做好土地流轉工作,因為這是各項工作的基礎。 ”
對于土地流轉這一話題,黨國英表示,因為歷史原因,我們的農村建設用地利用效率不高,在全國是這樣,在德州更是如此。目前,德州在兩區同建過程中,通過對原有村莊進行整理、合并,特別是把非農業人口的居住地進行優化調整,在提高群眾居住條件的同時,節約出更多的土地,這一工作方向是值得肯定的。但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兼顧國家、地方和個人的利益。同時,兼顧效率、平等和穩定3個目標。
“對于農民來說,要讓他們走出農村,首先要讓他們有財產保障。 ”賀鏗說,當前各地都在推進土地流轉,德州在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績。目前,在這項工作中,最核心的問題是確保農民自愿、農民受益,也就是中央提出的依法、有償、自愿。在這方面,他認為需要讓農民的土地承包權有更鮮明的價值體現,也就是對所承包的土地擁有處決權,這樣才能在土地轉移過程中,最大限度保護農民利益。
德州市委副書記滿春重主持會議。他要求德州市各有關方面要進一步學習好領導專家的講話,認真揣摩,深刻領會,消化吸收,并應用到實踐中去。要結合城鎮化發展規律,進一步修訂完善提升兩區同建規劃,全力打造一批規模大、檔次高、有特色的高標準居住社區和產業園區;進一步加快兩區同建進度,加大拆舊建新力度,爭取年底有一大批新型農村社區建成入住。要爭取主動,提前做好明年兩區同建工作的安排籌劃,推動我市城鎮化和兩區同建工作更好更快開展,努力打造成全國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鎮化的樣板。
中共德州市委常委、副市長翟長生介紹了德州市兩區同建工作情況。齊河縣、禹城市房寺鎮負責同志作了典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