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長沙十二月三日電 (記者 肖前輝)三日,包括美國聯邦環保署前署長克莉絲汀・托德・惠特曼、加拿大約克大學校長伊安・麥克唐納、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在內的三百余境內外頂級城建專家、學者聚首長沙,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國內外“城市群發展模式”。
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薛鳳旋表示,隨著經濟的轉型需求和金融海嘯后的全球經濟新格局的來臨,中國大城市群的綜合發展能力尚有較大提升空間,要在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創新、文化引領、綜合服務等城鎮群功能方面下功夫,不斷提升其國際影響力、區域輻射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薛鳳旋建議,在高度注重城市群核心區發展的同時,要兼顧周邊城市的經濟、社會和空間差異。應借鑒歐盟結構基金的發展經驗,對區域內的弱勢群體失業和福利欠缺、生態補償、環境保護等作出制度安排,從而保證城市群的全域性增長。
美洲投資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鄒剛在演講中從新制度經濟學角度,探討長株潭一體化過程中最重要的公共產品之一――行政資源的配置。他說,合理的區劃可以作為長株潭城市群治理的推進工具,建議設立副省級架構的長株潭市,株洲和湘潭撤市設區,最大限度減少行政交易費用。
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表示,在當前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能源資源問題、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的背景下,這次研討會圍繞“城市群發展模式”主題,對推動解決城市化過程中的資源能源、生態環境、經濟發展模式等問題,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據悉,是次“城市群發展模式”國際學術研討會為期兩天。四日,與會嘉賓將赴長株潭城市群“樣板區”長沙大河西先導區實地參觀考察,為邁入實質性建設階段的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