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指出,加快轉型升級,必須強化綠色發展。要走生態立省之路,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探索建立生態發展激勵機制,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深入推進國家低碳試點省和節約集約用地試點示范省建設。實施從嚴從緊的環保政策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積極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核心技術和重大裝備。
近年來,我省的節能減排工作成效顯著,位居全國領先水平。今年,我省又出臺了全國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方案。但是,我省的環保事業依然面臨著很多的挑戰。廣東是經濟大省,應該率先在環保方面取得全面突破,同時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一、企業要轉變思維,從加法到減法實現二次升級
以往,企業升級主要強調不斷開發新產品、引進新設備、拓展新的企業功能。這是加法的思維方式。減法式升級,是指減少不需要的環節、減少不需要的投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體現在生產效率和投入產出比率的提高。為此,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標中應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積極采用新型材料,采用新型節能環保設備和工藝,研發綠色產品,超越環保標準,成為行業的標桿。
二、構筑綠色產業鏈,建立生產、銷售、回收處理和再生產的良性循環機制
綠色產業鏈是指行業上下游企業緊密配合,資源共享,共同形成生產、銷售、回收處理和再生產的良性循環。建議通過產品加價銷售方式,將產品的回收費用、污染治理費用附加于整個產業鏈中,在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中一級一級地分解回收成本。這種模式不僅解決了產品回收的費用問題,也使生產者從產品設計環節就開始關注回收處理,減少原材料使用和采用可回收的材料,從而使資源循環利用的理念滲入整個生產—消費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