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變內需政策“城市化”向“城鎮化”發展
時間:2009-12-14 10:51:59  來源:百度和訊全財經網 
話題緣起

  在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被外界認為的最大亮點是提出了“從城市化向城鎮化的轉變”,以此撬動農村、城鎮這個中國最大的消費市場,而實現這個大目標的重要途徑則是放寬中小城市和城鎮戶籍限制。

  這對于提升廣大農村和城鎮地區居民的生活水平,對于提升國家整體消費增長,將起到怎樣的戰略意義?《每日經濟新聞》邀請了研究該領域的資深專家,解讀“從城市化到城鎮化”帶來怎樣的轉變,以及在這種發展中可能遇到怎樣的問題。

    城鎮化縮小城鄉差距

  NBD: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一個新提法——把以前的 “城市化”改為“城鎮化”,以前優先發展的是大城市,現在堅決發展中小城市,這兩個提法的區別在哪里?

  鄭風田:過去的發展方式是“規模擴張式”。這主要表現在城鎮規劃范圍擴大、房屋道路建得更多,并以土地為重要抓手,靠的是投資和工業拉動。這種方式雖然迅速拉動了城市建設和經濟增長數據,但城鎮化的質量并不高。城鎮人口和消費當然在增加,但大量農民工進城卻不能落戶、建設城市卻不能享受城市福利,這次提出的城鎮化政策有利于農村人口向城鎮的真正轉移。

  為什么選擇中小城市與城鎮為突破口?應該有以下原因: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大城市絲毫不遜色,最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中小城市與城鎮。目前,我國中小城市偏少,規模也不夠,所起輻射作用極為有限。這也是我國城鄉差距大的一個主要原因。一旦戶籍制度限制放開,大量吸引農村人口,壯大規模,可建設成有輻射帶動作用的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將成為連接城市和農村的一個關鍵點。

    集聚效應可拉動內需

  NBD:加快中小城市和城鎮發展,真的能有效地拉動內需嗎?

  牛鳳瑞:此次提出放寬中小城市和城鎮戶籍,中央希望農業轉移人口能留在城鎮,在城里生活、就業和消費。與農村相比,城市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比較高,能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更廣泛的個人發展空間。

  鄭風田:實行新的戶籍政策后,可以將小城鎮進一步擴大。隨著人口的增多,從幾千人到幾萬人,產生的效應是不一樣的,城市的集聚效應與輻射效應將會慢慢地形成。這個效應究竟會有多大呢?我們來看一組數據,截至2008年底,我國的城鎮化率是45.7%,城鎮人口6.07億,但我國城鎮化水平呈現“東高西低”狀態,2006年我國東、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別達到54.6%、40.4%和35.7%。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統計,我國小城鎮數量從1954年的5400個增加到2008年的19234個。我國有兩千多個縣,假定每個縣有10個小城鎮,每個鎮吸引農民1萬人來定居,全國就有兩億多農民變成城鎮居民。有人就有消費,也將會形成新的分工。不僅僅表現在第三產業上,在經濟發達地區,如廣東,會形成了一個地區的專業分工,一個鎮一個產業環節,再連成片形成產業鏈,而產業發展又將帶動就業。

  另外,通過放開戶籍大力發展中小城鎮,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國的城市化水平,把農村人口轉移出來;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城鎮的發展,帶動農村的發展,以此來縮減城鄉差距,這應該是一條比較好的路子。

    應考慮提高農民收入

  NBD:當然,要加快城鎮化,并不是開放戶籍就完事了,因為對于農民來說,離開土地后如何生存,是最現實的問題,這就需要一系列的措施配套。

  黨國英:除了實現統一的戶籍制度外,還應該調節勞資關系,增加城市就業機會。這還牽涉到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產權制度,探索用“以土地換住房”和“以地租換保障”等途徑解決農民進城門檻的問題。

  現行征地補償雖然有了提高,但仍有不合理性。現行規定講失地農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但沒有考慮獲得這個生活水平的成本。比如,一個農民擁有50畝地,他只需要每年勞動40天,獲得2萬元收入;如果失去土地,他可能需要勞動300天才獲得2萬元收入。雖然生活水平沒有降低,但為維持這個生活的成本大大增加了。

  鄭風田:我也認為必須有配套的土地制度改革,以及進入中小城市與城鎮人員的社保、就業等問題的配套政策。如果這些相關配套政策沒有跟上,一旦出現經濟低迷,大量人員失業,就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農民搬到城鎮居住,即使采取目前浙江嘉興的做法“兩分兩換”(宅基地換城鎮住房、承包地換社保),農民并未從置換中獲得足夠的資本。也就是說,誰來保證獲得中小城鎮戶籍的新居民的工作?誰來承擔這些人從農村轉向城市的培訓成本、找工作的成本?如果有一個可交易的市場,農民通過賣出宅基地與承包地,除了獲得城市的戶籍、住房與社保外,還能夠有一筆資金從事小買賣,那就可行了。

  所以,在有收益的情況下不應該將農民排除在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調查研究表明,在目前的房地產開發中,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只有20%到30%留在鄉以下,其中,農民的補償款僅占5%~10%。如果農民以土地入股或有其他方式獲得財產性收入,才能解決生存問題。

  牛鳳瑞:要想把農民留在城市,應該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這是進城農民就業的重要渠道。商貿、餐飲、旅游等服務行業,應該是發展的重點。

  鄒曉云:實際上,城市化或者城鎮化都是經濟發展的一個結果,而不是動因。在城鎮化過程中,我們不能過分依賴行政力量來做大規模或控制規模,或者打著“城鎮化”的旗號搞房地產開發。只要降低制度門檻、做好進城農民的生活保障,農民自然會進城。

    延緩大城市地價漲勢

  NBD:城鎮化是不是意味著目前大城市的地價和房價走勢將發生變化?

  牛鳳瑞:小城市的房價為什么低?就是因為土地價格低,而土地價格取決于城市區位。大城市可吸引更多的社會投資,購房者也可以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率。因此,即便我們一再提“城鎮化”,大城市的地價仍然不會降低,因為它的區位是無法替代的。但從短期來看,中小城市的發展可以分流部分大城市的用地需求,盡管不會阻止地價上漲,但可能會延緩這種上漲的趨勢。

  鄒曉云:對于房地產業來說,“城鎮化”是一塊很大的“蛋糕”。但在這個過程中,應該保持清醒,如果基礎設施和配套產業無法建立的話,房地產業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發展。對于地方政府來說,不能搞“大躍進”,盲目地進行城市規劃和房地產開發;對于企業和銀行來說,也要慎重投資。如果提前投資進去,這部分錢就可能面臨收不回來的風險。并將會造成新一輪的房地產泡沫。

  NBD:對于大家關心的房價問題,從幾位專家的觀點來看,短期內,中小城市的發展可分流部分大城市的用地需求,盡管不會阻止地價上漲,但可能會延緩上漲的趨勢。那么,城鎮化將如何影響消費,請繼續關注本報的報道。

  對話記者

  周曉芳 張敏

  對話嘉賓

  黨國英 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

  鄭風田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

  鄒曉云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副總工程師

  牛鳳瑞 社科院研究員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