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積極呼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江蘇沿海開發兩大國家戰略,立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全面推進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按照國家對南通城市發展的新定位,以通州撤市設區、蘇通科技產業園奠基為契機,組織完成了新一輪《南通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2009-2030)》,大城市空間格局實現新突破;適應蘇通大橋通車后接軌蘇南、融入上海的需要,強勢推進市區快速通道等重大基礎設施和重點區域建設,中心城區功能實現新突破;凸顯“名品濠河”等特色景觀建設,著力構建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城市形象實現新突破;深入推進控污減排、河道整治、綠化亮化等小康環境質量達標,積極辦好區域供水、住房和城市公交等實事項目,市民生活質量實現新突破;抓住國家保增長、擴內需的機遇,市區城建投入超百億,全市建筑業施工產值超2000億,房地產業企穩回升,拉動經濟增長實現新突破。羅一民說,城建工作既與發展相連,又與民生相關。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城建工作力度大、亮點多、面貌新,有力推動了全市“扎實保增長、全面達小康”目標的實現,明顯提升了城市的美譽度。
羅一民指出,城市是實現基本現代化的重要載體,城市化是基本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內容。實現南通的基本現代化,必須進一步加快城市化進程?,F在,長三角地區區域規劃和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明確了南通城市發展的更高定位,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積極推進城鎮化作出了總體部署,加快沿海開發和產業轉型升級迫切需要城市化的有力支撐,通州撤市設區為中心城市發展拓展了更大空間,廣大市民對建設美好城市也有著新的更高期待,我們正面臨著加速新一輪城市化建設的黃金期、突破期,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全市上下都要站在實現基本現代化的戰略高度,把提高城市化水平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以強烈的機遇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在新的更高起點上,“畫”好城市,建好城市,管好城市,用好城市。
羅一民強調,推進新一輪城市化建設,要把握好四點要求。一是起點要更高。按照建設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經濟實力較強的特大城市、江海交匯的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的目標定位,堅持用全球化視野、現代化標準規劃和建設城市。要把重點放在中心城市建設上,帶動和輻射縣城和中心鎮建設。二是推進要更快。集中優勢力量,整體聯動,強勢推進,明確重點工程建設任務和時間節點,突破拆遷難、用地難、建設難等瓶頸,打一場城市建設的攻堅戰,努力以工作大提速實現城市面貌大變樣。三是融合要更緊。深入研究和科學把握城市建設和發展的規律,注重把推進城市化與新型工業化、經濟國際化、現代服務業、城鄉一體化緊密結合起來,與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城市交通、住房保障、飲水安全、生態環境等熱點難點問題結合起來,切實提高城市發展的系統性、協調性和綜合承載能力。四是機制要更活。堅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大膽探索城市發展的多元投入機制、工作推進機制、科學管理機制,努力把城市做大做強做優做美。
副市長朱晉,市委秘書長黃巍東參加了調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