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降價也算是今年雙節長假的一個利好消息,盡管含金量低了點,姿態總歸是好的。可沒想到,居然有些景區的降價是在“逗人玩”——原本早已實施免費的景區,再來公示一次,也算降價的景區。這是拿公眾尋開心嗎?如此這般,倒是給了我們一些啟示。
行政執行力尚待提高。景區降價是行政命令,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給行政命令以無盡的嘲諷。為何好的惠民政策在執行的環節中總會走岔道,或者像沙漠淌水到不了頭呢?搭車充數,是對行政公信力的傷害。這也提醒了有關部門當加大對政策執行的監督力度,多聽聽群眾的意見,多些暗訪,并對執行不力、弄虛作假的行為給予嚴厲問責。
景區死守門票價格到何時?此次景區降價的第一批名單,最初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發布。信息發布之后,倍受輿論關注,有不少聲音指責第一批降價的名單的誠意不夠。于是乎,發改委出面作出回應,第二批中秋節前還要公布第二批降價景點,兩批降價景點其中4A級以上景區大約有50家左右。這是很讓人期待的只是,這樣的規模較之于全國收費景點,所占比例仍低得可憐。為何景區不愿意響應發改委降價的號令,或者主動實施景區門票降價呢?這不得不讓人反思——除了景區門票,我們的景區還有什么經營策略?如無其他經營之道,死守門票價格,甚至提高景區門票的價格,真不知要到何時?
景區收費信息何不全面公布。景區免費想“搭車充數”,還是被網友發現了。不知會不會讓有關管理者清醒:在信息日趨發達的今日,弄虛作假終究是紙包火,遲早要露餡的。執行政策,還是實在點比較好。由此,筆者想問,景區門票收費的信息可否全面公開?發布信息的平臺已完備,完全可以借助網絡等對全國各收費景區的門票價格進行集中公示。這樣一來,也就容不得有些人魚目混珠了。
千不該,萬不該,景區降價不該“逗人玩”,要有人為此出面向公眾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