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國慶黃金周,各地旅游景點“爆棚”;北京故宮日接待達到18萬人,八達嶺長城每塊地磚上都是人,杭州西湖人多的看不見橋,廈門鼓浪嶼快被壓沉,陜西華山上萬名游客滯留……好一派盛世幸福生活大觀。
但是,不知大家發現沒有發現,在這支世界最龐大的旅游大軍中,卻罕見中國農民和農民工的影子。這是怎么了?中國現在雖然城市化率已經超過了53%,其實在這53%的人口里,很多人還是農村戶籍,并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城里人。就以中國農民占全國總人口的一半計,中國農民現在起碼還有7億左右。然而,如果哪一個人、哪一家媒體有興趣的話,不妨到各個旅游隊列去打聽打聽,或者像央視采訪“你幸福嗎”一樣,隨機采訪一下,看這眾多的旅游大軍中有幾個是農民或農民工?我想采訪的結果一定不會出我的預料,幾乎沒有,或者微乎其微。
幸福生活,對于一般民眾來說,多體現在公平與不公平上。比如說,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學歷、資歷、能力相當,但老板卻給予你不同待遇,你心里能平衡嗎?同樣的國民,得不到同等的待遇,誰會感到幸福?農民和農民工,一年到頭,頭頂青天,背披太陽,干著苦臟累且收入甚微的工作,他們有錢有時間出去旅游嗎?
國慶黃金周,可以說是中國城里人的旅游盛典,但對中國的廣大農民來說卻被拋卻其外,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嚴格地說,我們的國慶黃金周就是公務員、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公職人員的節日,對多數私營企業職工、個體勞動者和農民工來說,基本沒有份。在工地、在商場、在旅游景點,無數的農民工別說是節假日休息,有的平時也難得休息,更侈談什么法定假日三倍工資了。
是他們不知道旅游,不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非也!他們沒有錢,更沒有時間。我家門口就是北京7號線地鐵工地,國慶節照樣機器轟鳴,在第一線開挖地鐵的基本都是農民工;天安門廣場清潔的像“狗舔”過,每天要倒幾十噸垃圾,但這些清潔工們有幾個是真正的城里人,更別說公職人員家的子女了。
我們現在一些人一見到農民工和農民就鄙視,投去異樣的目光。前幾天我經過家門口的一個紅綠燈,一位懷抱小狗的女士嘴里不斷獨自嚷嚷:“煩死了,凈是外地人,把馬路都擠癟了。這么多外地人不在家干活,全跑到北京來了,連我們這些老北京人擠得都沒地方待了。”我不知道這位女士想過沒有,你懷里的小狗拉下的糞便是誰給你清運的?北京如果不是這些外來農民工,不知要臟到什么地步。
我們常常說,改革開放的成果要讓每一個人共享。但毫不隱晦地說,改革開放的成果對不同的人來說,并不真正平等,甚至有失公平。尤其是對廣大農民來說,在這個份額中占得更少。
旅游,其實是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的反映。如果做一個調查,我敢肯定,中國每年居民出行率、旅游開支(包括公款)、旅游目的地,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公職人員一定會穩居榜首,沒有哪一個職業能與其比肩。而占中國人口一半的7億農民外出旅游的人數也抵不住不足千萬人口的公務員。
當然了,由于職業的不同,國慶黃金周并非是考察外出旅游人群類別的一個客觀反映,有些職業就越在節假日越忙。但是,中國旅游市場缺乏農民和農民工的影子卻是事實。他們真的不喜歡旅游不懂得旅游嗎?我看不是。誰不想走出去看看,但手中無錢啊!旅游,說到底還是經濟地位的反映,經濟地位當然也反映出了其社會地位。
最近幾年我們談幸福很多,幸福是什么?我看幸福不是空洞的說教,也不是枯燥的數字,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旅游正是真實生活的反映,要幸福,我看中國旅游市場上如果有一半農民和農民工的影子,這個社會才算真正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