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不是。
實際上,我說要削減北京上海的城市特權,如果真的能夠削減了,對這兩座城市的居民也有很大好處。
首先,將很大程度上解決這兩座城市的高房價問題。包括京滬的土著可能也就無需再抱怨京滬的房價太高了。
其次,發展機會減少,也將讓北京上海的城市吸引力減小,外來人口再也不用像如今這樣對京滬趨之若鶩,城市也就不用那么擁擠。
為什么外來人口如今那么多的涌入到北京上海這兩座城市,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就談到過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北京和上海的工作機會特別多,并且這些工作機會往往有比其他城市更高的收入。只要這樣的工作發展機會一直存在,那就不可能阻止外來人口涌入。
要想阻止這種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并且還想堅持采用市場化的手段,就必須想辦法削減工作的機會,遷出一些不是完全必要的工作崗位。
也就是說,一定要適當的,用市場化方法限制下北京、上海這兩座超級大都市的發展了。并將這些發展的機會轉交給國內的其他城市。
首先,這兩座城市再也不應當以GDP增長做為自己的施政目標了——只要擁有當前的城市地位,那么他們的GDP不用任何故意的促進,都會自然地增長。關鍵是,當地政府絕不應主動追求GDP的增長了,而應當完全遵守以人為本的發展方式。
如果能夠確立這條原則,也就意味著,這兩座城市再也不應該追求工業方面的發展和投入。實際上,北京的首都職能,還有上海的經濟和金融中心地位就足夠其保持龐大的就業人口,足夠保持其超級大都市的地位。甚至僅這樣還是會涌入很多人口,如果再上馬吸納更多就業的工業項目不是雪上加霜嗎?完全沒有必要。
如今,我們看到上海正在上馬類似大飛機制造這樣巨型的工業項目,這是完全不應該的。實際上,這樣的大項目放給其他城市搞難道就會搞不好,搞不成嗎?絕對不是。既然這樣為什么還一定要放在上海,讓上海更加擁擠?
除了不該上馬新工業之外,為了削減就業人口,還應該撤出一些并不十分必要的原有城市部門。
讓我們試著分析下上海有什么部門是可以撤離的。必須說,類似寶鋼這樣固定投資巨大的工業企業,已經很難搬遷了,因為這意味著高昂的搬遷成本,會造成巨大損失。但是,像上海通用和上海大眾這樣的組裝型生產廠真的還有必要保留在上海城區嗎?
事實上這幾家企業,之所以還將各自的生產部門留在市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政府的要求。我曾經接觸過一些上海通用的內部人士,聽他們說起過內部的一些運營的情況。他們說,其實上海通用并不愿意在上海生產的。在山東煙臺的生產廠通用東岳,其人工成本大約只是上海的二分之一,而工廠運轉卻非常良好。
這些組裝工廠即使搬遷也不會承受過高的損失,因為設備搬遷并不難。就工廠運營本身,搬遷無論對企業還是對上海自身來說都有很大好處。實際上,因為工廠建立在上海,就需要承受很高的地價,還要支付遠比其他城市高得多的工資。可以說大大提高了企業的運行成本。
對上海而言,廠房搬遷,意味著城區又得到了一塊城市發展的寶貴黃金用地。并且,還削減了城市就業人口,讓上海城市的空間變得更寬松,更加人性化。
而城市的土地增加,就將擴大住房量的供給;同時,就業和居住人口減少,必然將降低對住房的需求,房價顯然會受到很大抑制。因此,這絕對可以說一舉兩得。
當然我知道,這樣的解決辦法對那些一直在上海通用和大眾企業里上班的人很不公平,估計阻力會很大。但并非無法解決,具體可以參照北京政府對首鋼搬遷所采取的部分措施,使企業員工的利益不受到損傷。
問題的關鍵在于上海再不應當追求工業的增長了。
除上海之外,還有北京。如果確實想抑制北京的過度發展,削減北京的就業機會,增加土地供給,降低房價,辦法可能更為簡單。
就如同我上一篇文章所說的,就是由中央政府牽頭,遷出某些國家單位,特別是由國家投資在北京的部門。包括眾多央企的總部、眾多科研院所、眾多部屬高校等。
首先,這些部門都是國家所有的部門,絕非北京市投資的,更沒有任何其它方式的產權。既然是國家所有,那么就不存在一定必須放置在某個特定城市的法理。因為國家所有,也就是說,國家擁有完全的控制權,只要國家需要,這些部門遷往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
其次,這些單位如果遷離開北京也絕不會影響北京首都職能的發揮,也不會影響這些部門的具體運行。
再次,所有這些部門都是強勢的部門,遷往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會損害這些部門的利益。相反,遷往任何地方都會受到當地的大力歡迎,都會得到當地政府的極大支持。在土地和財政、稅收等方面不會受到任何的刁難。另外,搬遷對這些部門員工的生活影響也比較小。因為基本上,他們的收入都比較高;如果搬遷到地方,也一般都會受到很大優待,在住房、福利、社會地位等方面都會受到很好的禮遇。
并且這些機構搬遷到地方,通常都會大大促進當地地方經濟的發展。將發展的機會更多地讓給地方,也是我們國家一個重要的責任。
一、讓我們先看科研院所。目前在北京分布有中科院的大量科研院所,以及各國家機關、央企的大量科研院所。這些科研院所,難道真的需要一定安排在北京,如果分布到其他地方就會影響到他們的工作嗎?顯然不是。
絕大多數科研院所即便離開北京也不會造成什么影響和不便。如果不相信,我們可以看看其他在全國已經布局著的眾多國家機關所屬,或央企所屬的科研院所,如中科院的,還有中石油,中石化,中鐵,造船重工,中國電子信息等集團擁有的科研院所。即使它們分布于地方,我們也沒有看到對它們的發展帶來什么不良的影響。
這樣的事例足夠讓我們自信,那些在北京的眾多科研院所遷離北京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實際上,目前已經看到一些比較好的跡象了,比如,中科院將很多新建的研究所都放在了地方。但還遠遠不夠,應該將更多的、甚至是絕大部分的科研院所遷離北京。這才是讓北京有更大、更舒適發展空間的好的舉措。
二、我們知道,目前在北京分布著一百多個央企總部。很多央企總部大樓被媒體曝出扎堆在北京東二環、北二環、南二環等黃金地角,而且大樓造價高昂,裝修配置奢華,員工待遇更是讓其他人眼熱。
難道這些央企總部就必須呆在首都?根本沒這個必要。
如果不相信,不妨讓我們看一看那些國際著名的大公司的總部都在哪里。如,我們知道微軟和波音飛機的總部都在美國西北的小城市西雅圖;沃爾瑪總部所在地更小,班頓維爾只是美國南部一個偏僻的小州阿肯色州西北角一座不大的小鎮;可口可樂的總部在亞特蘭大,也根本算不上多大的一座城市。實際上,國際上那些頂尖大公司的總部,很少有放在紐約、倫敦和東京這樣的大都市的。他們的發展并沒有因此受到一點影響。
憑什么在中國,類似中石油、中石化、國家電網這樣的大公司的總部就一定要設在首都?
即使這些央企總部遷到地方,對企業的發展也不會有絲毫影響。其實,已經有媒體報道說有一些央企的總部準備搬遷到上海。這是一個很糟糕的決定。但至少說明呆在北京并沒有那么的不可替代。
至于搬遷大學,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對此有過論述。
從地區發展公平的角度來說,由中央政府投資建立的大學是全體中國人共同的財富,本來就應當較為均衡的分布在全國各個省份,而像目前這樣,大量的中央所屬,以及部屬院校都集中在北京的現狀是一種極大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