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汝極告訴記者,從2000年到2008年,新疆與全國城市化水平差距擴大了約4個百分點,且南北疆城市化水平分布失衡,由此不僅使得農業富余勞動力集中轉移到疆內唯一的特大城市烏魯木齊,增加了烏魯木齊城市管理的壓力,制約了新疆經濟社會的發展。
據悉,新疆21個設市城市中,按照非農業人口統計,其中有1個特大城市烏魯木齊,1個大城市石河子,此外,人口在20萬-30萬人口之間的中等城市有克拉瑪依、喀什、伊寧等8個,10-20萬人口的小城市有阿拉爾、阿勒泰等6個。
“大城市數量明顯過少,特別是南疆一個大城市也沒有。城市化水平南北疆分布嚴重失衡,南疆城市化水平嚴重滯后于全疆和全國水平。”牛汝極說,按照城市化發展的規律,人口規模在50萬以上的大城市才能較好地發揮吸納周邊農業勞動力的功能,南疆城市規模小、經濟功能弱,無法擔負當地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任務,使得南疆少數民族地區農業富余勞動力主要涌向烏魯木齊。
牛汝極稱,在南疆地區實施“兩城雙帶城市振興計劃”,作為“城市—區域振興戰略”的組成部分,即重點發展喀什和庫爾勒兩個中心城市,將這兩個城市作為區域經濟的支點,以南疆鐵路庫爾勒—喀什段、南疆鐵路喀什—和田段兩大沿線經濟區作為重點發展的經濟區,優先培育沿線“城市帶”發展,使喀什、庫爾勒盡快發展成5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莎車縣、庫車縣、焉耆縣升級成為市,輻射和帶動南疆經濟發展。
牛汝極表示,大力提速新疆特別是南疆城市化進程,使少數民族地區農業富余勞動力有序合理地分流和轉移到其他城市,對于減輕烏魯木齊的壓力,有效提高和改善各族民眾的生活水平,實現穩疆興疆、富民固邊的戰略目標,確保新疆長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