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城鎮化之路,惠州該如何走?
時間:2013-03-21 21:04:48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羅銳 

惠州市去年城鎮化率為64%,7個縣區之間發展存在不平衡

  日前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城鎮化發展“十二五”規劃》,其中提到2015年廣東省城鎮化率將達70%。記者近日獲悉,2012年惠州城鎮化率為64%,未來三年惠州將力爭城鎮化率超過70%。據悉,去年廣東省的城鎮化率為67.4%,而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鎮化率早在2010年底就超過了80%。

  近日,《中國經濟周刊》和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聯合推出《中國城鎮化質量報告》,對全國286個地級市及以上城市的城鎮化質量進行評價排名。結果顯示,惠州排名全國第83位,在廣東省內排名第8位。

  跟珠三角其他的城市相比,惠州城鎮化率和城鎮化質量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原因何在?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城鎮化?未來可以走怎樣的城鎮化之路?

  數據:城鎮化質量省內居第8

  《中國城鎮化質量報告》的數據顯示,惠州的城鎮化質量指數為0.5176,排名全國83位。廣東省內有5個城市進入前十,分別是深圳(第1名)、佛山(第5名)、中山(第6名)、東莞(第7名)、廣州(第10名)。此外,汕頭和珠海的排名也比惠州靠前,汕頭排名全國24位,珠海排名28位。

  據悉,城鎮化質量指數共有城市發展質量指數(權重40%)、城鎮化效率指數(權重30%)、城鄉協調指數(權重30%)等3項一級指標;另有二級指標7項、三級指標30多項。其中惠州的城市發展質量指數為0.6816,城鎮化效率指數為0.3021、城鄉協調指數為0.5146。跟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惠州的城市化效率指數和城鄉協調指數方面得分較低。

  從近幾年的數據看,惠州的經濟總量增速明顯,特別是去年GDP已經達到2368億元,總量在全省中排名第六,增速更是領跑珠三角,不過在人均GDP、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一些指標上,惠州跟珠三角發達城市仍有一定差距。

  城鎮化率(即城鎮常住人口占該區域總人口的比例)被認為是衡量各地城鎮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2010年底惠州的城鎮化率為61.84%,去年底全市城鎮化率提至64%。不過跟珠三角發達城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目前也仍低于廣東省平均水平。

  析因:縣區之間發展不平衡

  針對惠州城鎮化質量、城鎮化率與珠三角發達城市的差距,惠州學院經濟管理系教授王興邦認為,目前拖累惠州城鎮化進程的主要因素,在于惠州所轄7個縣區之間發展的不平衡,部分縣仍存在著經濟發展方式粗放、基礎設施薄弱等短板。比如龍門縣、惠東縣的工業水平、基礎設施建設等就跟大亞灣區和仲愷高新區有著較大的差距。

  2012年7個縣區的“成績單”也顯示,龍門縣的GDP只有100.29億元,惠東縣和惠陽區分別為325.9億元和248.9億元。另外四個縣區GDP分別超過400億元,其中大亞灣區最高,為440.8億元。在人均GDP等一些數據上,縣區之間差距也明顯,去年仲愷高新區人均GDP約8萬元,而龍門縣人均GDP為3.23萬元,不足仲愷高新區的一半。

  省政府參事、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認為,博羅、惠東、龍門這三個縣的縣域經濟整體實力近年來不斷增強,但是必須看到惠州縣域的土地所占面積比較大,所承載的人口數量也比較多。從某種意義上講,惠州縣域經濟發展不協調、不平衡,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整個惠州市的經濟發展水平。

  惠州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黃文新認為,除了縣區之間的差距,影響惠州城鎮化水平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目前惠州的民營經濟較為薄弱,中小企業的數量偏少。黃文新認為,城鎮化過程中中小企業所起的作用較大,可以帶動城鎮發展,創造就業等。

  支招:推進城鎮化人是核心

  對于惠州如何走城鎮化,受訪的專家學者認為惠州首先需要避免一些認識誤區。黃文新告訴記者,城鎮化不是“造城運動”,推進城鎮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人是城鎮化的核心。

  王興邦同樣認為,應該避免這一個誤區,城鎮化要結合惠州的市情、縣區的實際情況,推進城鎮化不能破壞生態文明,比如在一些旅游景點過度開發旅游地產,就有可能影響當地的生態。“城鎮化的過程不是單純的建房子,應該還要注重生活在里面的人,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否則如果生態惡化,根本沒有人愿意在當地居住,更遑論城鎮化了。”王興邦說。

  對于惠州目前存在的縣區發展不平衡的現狀,王興邦建議,龍門、惠東等發展較為落后的縣,應該根據自身特點進行發展,比如這幾個縣都有非常豐富的旅游資源,可以大力發展旅游業,政府對此應該做好相關配套,并進行引導。惠州還可以大力發展餐飲等服務業,服務業也有助于推動城鎮化進程。

  黃文新建議,惠州推進城鎮化,可以通過產業培育,扶持民營經濟的發展,提高就業,同時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相關的機制體制。對于農村的現狀,可以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比如家庭農場等,推進土地制度的改革,嘗試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等。“推進城鎮化一定要遵循市場經濟和人口遷徙規律,如果政府只是一味為了提高城鎮化率而強力推進,有可能得不償失。”黃文新說。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