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8月30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構筑質量導向的新型城市化戰略
時間:2013-03-29 17:27:4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孫韶華 

     3月25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的一場分論壇上,重慶市市長黃奇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IBM公司董事長、總裁、首席執行官羅睿蘭,聯合技術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路易·謝納沃等與會人士就如何推動城市轉型、建立質量導向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展開了熱烈討論。
    仇保興表示,中國的城市化雖然取得了有效的發展,但是也面臨環境污染、交通擁堵、資源浪費等問題,必須要從現在開始追求質量型城鎮化,讓人的生活更美好,能夠對下一代負責。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污染物產生于城市,同時絕大多數的能源也被城市消耗,所以要提升城市化的質量,城市自身需要轉型。”就目前來說,仇保興指出,中國的城市轉型有三個類型:

    首先是把既有的660多個城市進行轉型、改造。對于既有城市的改造,要逐步使其建造、交通、垃圾處理、水處理都走上低碳的發展道路。另一方面,這個城市的產業結構也應該逐步轉型,逐漸步入后工業時代。

    第二種類型是在大城市周邊新建衛星城。新城就需要規劃,從基礎做起,使整個方案具有可操作多樣性,而且需要老百姓參與和廣泛的國際合作。“什么叫生態新城呢?有許多城市說我是生態城市,但是我們應該說這些城市應該符合這些標準”,他說,首先是緊湊的混合用地模式;第二,可再生資源占整個城市能源的比例達到20%;第三,綠色建筑比例達到80%以上;第四,保持生物多樣性;第五,綠色交通使用比例超過65%。最后,工業排放和碳排放低于其他城市50%。

    第三種類型是把有些災后重建的城市建設成為新型的城市。災后重建,對城市是一個機遇,抓住這個機遇重新規劃城市,可以使城市發展質量得到提升。“比如北川一步到位,從一個9萬人口的小城市建成一個生態城市。玉樹海拔4000多米,我們重建目標是要達到低碳環保,因為環境非常嚴峻,而且生態承載率很低,所以這樣的地區建造一個城市,我們就要從生態城市的角度,使它對環境沖擊更小。”

    總體而言,“中國現在推行城市轉型的現狀發展非常快,而且計策積極性非常高,現在已經初步決定,既有城市改造提升項目有21個,同時新建的生態城區示范項目17個,現在還有30多個城市正在報名。災后重建已經成功的有兩個,所以在整個中國的大地,生態城市和生態改造的項目已成星火燎原的態勢。”仇保興說。

    在城市轉型的過程中,仇保興認為,應該遵循六項基本原則:第一,堅持緊湊型城市的發展目標,新增的城市用地盡可能不占或者少占耕地,保持緊湊的城市用地模式。第二,構筑多樣化的交通體系,使得老百姓能夠在林蔭大道上使用自行車和公交車。第三,推廣使城市輕輕的安放在自然環境之中。第四,將城市融入當地的生態系統中間去,采取一些規劃管制的辦法,使中國的山水城市的理念能夠在現代城市規劃當中得到體現。第五,保護中國的文化遺產,特別是這些文化遺產以新的城市功能激發歷史街區的活力。第六,全面推行綠色建筑。

    羅睿蘭說,新的、可持續的城市化發展戰略已經非常迫切。城市化本身會成為未來的經濟發展引擎,在世界各地是如此,在中國更是如此。

    黃奇帆說,隨著產業革命、技術革命向縱深推進,全球城市化運動蓬勃發展,人類活動正進入以城市生活為主的時代,與此同時環境惡化、資源緊缺等問題日益嚴重,而且城市越大問題越突出,有些已瀕臨承載極限。提升城市化質量,首先要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否則,新型城鎮化無從談起。

    與會人士表示,新型技術、政府支持、國際合作是城鎮化過程中三個重要推動力。

    路易·謝納沃認為,目前很多相關技術已經能夠幫助我們節約自然資源、提高能效、促進可持續發展。我們有些技術可以讓空調更加省電,或者讓電梯更加的環保、更加的有效。“比如說有新一代的制冷設備,它是在中國開發、制造的,在北卡州進行組裝的,它能夠提高能效達到40%。”“比如使燃油經濟性達到最高的新技術也已經被開發出來,可以減少燃油消耗高達15%”。

    “這是我們目前可以實現的,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用技術和一些新的辦法來響應我們在城市化過程中,對環境、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和挑戰。在中國構建這樣的一些大型城市的過程中,我覺得我們應該采取一些措施,來使得這些做法更加的具有可持續。”他說。

    羅睿蘭說,隨著城鎮化不斷地平行展開,全球正在經歷一個巨大的技術方面的跳躍,包括通信技術、信息技術、產業技術,還有生態材料、可再生資源等等。可以把這樣的無縫化、一體化的技術植入城市運營之中,重新再造中國城市發展的過程。

    談及政府在城市化過程中的作用,仇保興說,中國政府在引導城市轉型過程中間,首先基于市場配置資源能力的擴大,這點是非常明確的。而不是用政府來取代市場。“所以在我們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非常注意這一條,凡是市場做不了的或者市場機制還沒有形成的領域,政府臨時可以取代它,然后在市場機制形成的時候或者有了比較好的市場環境以后,交易成本下降了,各方面的規矩健全了,政府著手退出。”

    仇保興還指出,國際合作也是城市轉型中必不可少的。“先行的國家和在座的大企業,實際上低碳轉型方面已經創造許多豐富的經驗和先進技術,許多技術都適應中國的發展和應用,而中國正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間,所以城市的轉型或者城市發展的規模仍然是有非常巨大的國際合作空間的。”希望先行國家和500強企業能夠參與中國生態城市的建設過程中,把先進的理念引入到中國的城鎮化轉型過程中。(記者 孫韶華)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